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1 / 2)

加入书签

,甚至搓得有些红了,就知道他已经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在注意卫生了。来了还知道主动往井边洗手。

她对此表示肯定和赞扬,给了一块煎饼子他吃。

李光明看到饼子,眼神蹭的一下亮了,“谢谢姐姐!”

然后就接过去吃得美滋滋。

一边吃一边心想,知青姐姐越来越好了,煎饼都舍得给他吃,他以后要更听她的话,帮她更多的忙!

叶欣顺便告诉他:“挖小苗挖到十二那天,之后就不用挖了。姐姐这里已经种满了。之后你自己玩儿也行,来我这里玩一会儿也行。”

李光明听到还可以来,就不是很失落,含糊地点头,“我知道了姐姐。”

这么过了几天,终于到了交公粮的日子。

交公粮是大事。这天一早,仓库那边就热热闹闹的。

要上交的公粮早就准备好了,前一天也清点过,早上吃了饭,大队长带着小队长们一起安排粮食装运,特意挑选出来的壮年男子们动作麻利,把粮食纷纷搬出来装到木板车上,捆严实。

李兴国抬头看了看天色,有点担忧:“看着晴朗,但天边有云,迟点不知道下不下雨。”

李建邦也看了看天,农民活动都得看天。不过他持乐观态度:“叔,没事。这模样要下雨也是下午了,咱们只要交了公粮,回来淋雨也不怕!”

李兴国道:“最好雨也不淋,早点出发早点回来!”

叶欣背着背篓过来围观。发现也有不少大人小孩在看热闹的,运粮队更是忙得热火朝天,年后第一次那么热闹。

听着别人说话,叶欣得知,其实大队是希望早点交公粮的。倒不是他们乐意交,而是因为这里春季潮湿多雨,粮食放久了有发霉的风险,既然规定是死的,还不如早早交了,了却这件心头大事。

对此叶欣深表赞同,这里的春季潮湿她可是体会过了,一个保存不当,什么都要发霉坏掉。

交出去的公粮,都是生产队每年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先把上交的部分留出来,剩下的才是年底分给队员们的。就算是遇到了天灾,只要歉收程度不大,都是这么办,这也是大家这么辛苦、却还吃不饱饭的原由。

交上去的公粮是给城里人吃的。城里人不种粮食,却人人有饭吃;乡下人种粮食,种出来的却要先保城里的供应,哪怕自己饿肚子。

如果说,农民交公粮养活城里人的功劳能被记住也就罢了,可从后世来的叶欣知道不会。

等这些生产队员老了,干不动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保障,没有退休金,养老金也很少很少,二三百甚至没有。而城里人,却有几千块甚至上万块。

那时候,他们说是因为农民年轻时候没有交社保,所以没有;而城里人交社保了,所以才有,多交多得。

真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现在,叶欣看着这些年轻力壮、忙得热火朝天的生产队员,只能默默叹了口气。

她穿越而来,目睹令后世唏嘘的时代事件,却只能袖手旁观。

看热闹最多的是小孩。一有什么热闹,小孩们是最高兴的,叽叽喳喳。

李光明跑过来跟她打招呼:“姐姐,你也跟去看交公粮吗?”

叶欣回神看着他,“你也去?路上很远呢,你要走累的。”

李光明说:“不会呀。运粮食走不快,我跟着慢慢走,能跟上。”

叶欣只好问:“你问过你爷爷了吗?”

李光明点点头:“爷爷知道我去的。光荣哥也会帮忙运粮食呢,我跟着他去,回来也跟着他,爷爷放心。”

叶欣闻言仔细看了看搬运粮食的队员,果然发现李光荣就在里面。既然小孩家里知道,就不用她担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