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2 / 2)
黄月梅道:“谢啥。你啊,别老折腾这些不上工了,沈卓现在参加培训,不能上工,你也该勤快些。不然到了年底分粮食分红,账面上又不好看了!”
叶欣一脸受教,避重就轻地回答:“好的,多谢黄婶子提点了。我就今天折腾这一回,以后不挖了。”
说着,她赶紧拎着篮子溜了。
当然没有现在溜回去,而是远离房屋往山坡那边去。既然只挖今天,那当然要多挖一点了,免得下次又社死一回。
李光明积极地迈着小腿跟上来,对她说:“姐姐,山坡那边也很多的!你跟我来!”
叶欣非常欣慰,“好,加油!咱们继续,争取挖到篮子装不下!”
李光明干劲更足了,带着她继续挖挖挖。这边确实很多,一找一片。
山坡这边绿草茵茵,空气清新,让人感觉很舒服。
叶欣一边欢快地挖小苗,一边跟小朋友聊天:“李光明,你有没有学过古诗呀?”
李光明问:“什么古诗?”
叶欣:“……”那就是没学过了。
她很快地说:“没关系!姐姐现在教你一首非常应景的,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你跟着姐姐念啊,先背下来。前两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李光明就磕磕绊绊地跟着她念:“草长莺飞二月天……”然后就不记得了。
叶欣立刻反思自己,“是姐姐念得太长了!来,咱们一句一句学,再来一遍……”
拆开来一句一句学会了,再连起来念。
李光明也算是比较聪明的,跟着重复几遍之后,他就会了。
学会之后,他就完整地、清晰地给叶欣背一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叶欣立刻夸赞他:“真棒!背得真好!”
李光明小脸蛋红了,是高兴的,很少有人这么夸他,他现在真的觉得自己很棒。
高兴了一会儿,他说:“姐姐,这首诗真好听。但是说得不对呀,现在是三月了,不是二月。”
叶欣愣了下,点头:“嗯,还真是,你很细心,连这个都发现了,很棒!也许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好是二月,所以就这么写了,咱们也只能这么念,不能去改它。但是,诗里面描写的‘草长莺飞’的景象,并不是二月才有,三月也有啊,所以在春天念都是很合适、很应景的。你看看这山坡,是不是草都长得绿绿的、高过膝盖啦?”
李光明看看绿绿的山坡上嫩嫩的青草,点头:“嗯!”
然后又问:“纸鸢是什么?”
叶欣把一株树苗放入篮子里,说:“纸鸢就是风筝。你有没有放过风筝?”
李光明摇摇头,又说:“我也没上学。难道上学的人,放学之后就会放风筝吗?”
叶欣又愣了下,想起这儿的小学前几年就关门了,他这个年纪,肯定是没上过学的。
一时之间,她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正在愣神的时候,旁边一个细细的声音传来:“放学了,也不一定放风筝。”
叶欣转头看去,是眼熟的女孩。林美华的小女儿,叫幺妞的,上次她还带叶欣去砍竹子了。
刚才跟李光明说得起劲,又忙着挖树苗,叶欣竟然没有发现她什么时候来的。
幺妞拖着一个大竹筐,一手拿着把镰刀,似乎是在这里干活。腿边还有个小男孩,是她的弟弟。姐弟俩都看着她,姐姐怯怯的,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