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5(2 / 2)

加入书签

谢澜安看向王道真,神色漫淡道:“我来告诉司马为什么。纥豆陵和为人揽功推过,战败回朝,必瞒军报,此时将俘虏放回,便是他的一道催命符,是其一;北朝学我汉人风俗,这党同伐异,钩心斗角的本领南北皆然,必有政敌趁机落井下石,是其二;然纥豆陵氏是河西贵族,姻亲连结,势力不容小觑,必纠兵反抗,是其三。”

按着事情必然发展之理推算下来,洛阳不乱谁乱?

她不怕北朝有聪明人,发现这是场离间局。

明知是反间又如何?那被瞒报的活生生的两万人做不得假,云梯车被克制也是事实,以尉迟太后精明强势的性格,明知军中不干净,她能忍住不查吗?

只要开始查,引发的一系列动乱,就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了。

她从不做多余之事,放人,自是为了杀人。

谢澜安不再看瞠目结舌的王道真,向皇帝一揖:“臣急着去礼部看榜,若无他事,容臣先退。”

皇帝纵容地颔首。谢澜安为他兵不血刃除去敌国一员猛将,这无伤大雅的早退,他当然不会计较。

谢澜安飒沓生风的袍角经过王道真,后者终于如梦初醒,不甘地咬牙:“以两万人换取一人性命,便值得吗?”

“……回陛下,卑职方才还没回禀完。”

那名御林军面颊隐隐透出兴奋,语速飞快地说:“就在洛阳兵乱后,伪朝的六镇府兵亦生哗变。据谍探回报,仿佛是军户不满鲜卑的贵族将领瞒报伤亡,剥削抚恤,一经纥豆陵和之事,就全部爆发了出来。其中有一部分向北投靠柔然,还有一部分据镇自立,反了伪朝!”

北边六镇闹起义了!

皇帝蓦地从龙椅上站起,碰撞的冕旒发出脆玉之声。

他甚至忘记了君王仪态,急切地问了句和适才王道真一样的话:“消息确准吗?”

要知道,北地六镇的军户是北朝大部分兵力来源,在北朝皇室执意汉化之后,那些被王公贵族看不起的泥腿子,与高门之间的矛盾便越积越深。若北朝果真失去了这部分支持,战力定然大损。

不止如此,忙于平息内乱的北朝,有柔然在背虎视眈眈,又有南玄在腹针锋相对,那么至少两三年内,无力再挥鞭南征了!

郗符左拳击上右掌,目光湛亮地回头。

左右两列群臣,也不约而同又不可思议地转头,看向那光晖晃眼的殿门口——谢澜安拂衣离去的方向。

群臣眼里都夹杂着难以置信的情绪,那近乎是一种不愿承认的敬畏:谢含灵纵使再料事如神,又怎么可能未卜先知,在摇扇笑谈间,便对千里之外的朝局预料得这么狠、这么准?

王道真呼吸发冷地倒退一步,仿佛看得见谢澜安那对清冷眸子里的讥色——

以两万人换一人性命不值,那么以两万人换个六镇起义、换个敌国内乱呢,值不值?

·

在臣子们心绪激荡的时候,谢澜安只是平静地走到礼部南院,看向东墙上那张黄榜。

同样的榜单,还有一张放大的绢榜挂在宫外天街的广场上,方便举子查看。

谢澜安从上到下扫过几眼,便将全榜的姓名与排次囊入记忆,神色一无变化。

榜首是楚堂,意料之中。

第二名,赫然写着楚清鸢的名字。

第三名,邝逢辰。

至于胤奚、百里归月、常乐以及谢澜安看中的几个好苗子,不谋而合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