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8(2 / 2)

加入书签

“名将们打仗一定很厉害。”

“也不知道都有哪些名将?”

诸朝人们纷纷在评论区回复。

【关于历朝历代名将们的排名,其实从古至今都在变动。

所以我们就以时间线介绍,第。一位:战国白起。】

“第。一个是白起,好吧,白起的确当之无愧。”听到第。一个,知道白起威名的后世人叹息。

战国时期,白起听到自己名字,抬头看向天幕。

【白起,战国时期秦朝名将,军事学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封号武安君。

一生大小数十场战役,白起都未尝败绩,其中争议最大的战役,是和赵国的长平之战,白起大败赵军后,杀死约四十五万的俘虏。

对于四十五万的数据,后世表示存疑,但就算没有四十五万那么多,实际数量也不会差距很大,因此白起有了“人屠”“杀神”等称号。

这些称号其实挺名副其实的,根据后世推测,战国时期大概死了两百万人,白起直接杀死和间接杀死的能占一半以上。】①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军,手段堪称令人发指,不愧‘人屠’‘杀神’称号。”

“战国时期一共死了两百万人,光白起杀的就占一半以上?!”

如果说后世是震惊,战国时期的各国就是实打实的恐惧了。

毕竟白起战绩,都是建立在他们国家士兵鲜血上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怕。

“白起那个没有人性的家伙,几十万的命,他也下得去手!”赵国深恨道。

可以说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数十万精锐,国力直接元气大伤。

这让赵国如何不怨恨白起这个罪魁祸首。

当然,再怨恨他们也只敢在暗地里骂,绝不敢当着白起的面说。

【长平之战无疑是惨痛的,但问题是,这种惨痛是否有办法避免?

大家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不杀那些赵军,而是收服他们,那秦国国力将实力大增,为什么白起一定要杀他们?”

“先不说收服难度,就说几十万张嘴的粮食从哪里来?”

“对啊,居然忘了粮草问题。”

“古代粮食产量比现在更低,供自己军队都恐怕不够,更何况还额外提供几十万张嘴。”

“那可是几十万张嘴,而不是几张嘴。”

“可不,但凡接触过粮草调动的,会知道这个数量粮食消耗量有多惊人。”

“所以,就只有坑杀那些人一个选择吗?”

“从秦国利益看,坑杀是保全己方实力最好的办法,但从赵国看,那些被杀的士兵肯定极为不甘和怨恨,最重要的白起把他们全杀了,连一点后路都没有给他们和自己留。”

“说来说去,居然还是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咱们身处后世尚且如此,更何况条件更不行的古代。”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之处啊,有些死亡可以避免,有些死亡却无法避免。”

【看来大家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接下来看,白起如此战绩,引起秦昭襄王嬴稷的忌惮。

最后秦昭襄王嬴稷怕白起功高震主,赐死白起,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咳咳咳,朕未来居然赐死了白起?!”战国时期,嬴稷剧烈咳嗽。

对于自己赐死白起一事,他既担忧,又放松,毕竟他赐死白起肯定不是一下就决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白起,被自己所效忠的主公杀死,是什么滋味?”战场上,敌方讥讽白起道。

白起不为所动,“这就是名将的命,从以前到未来,有多少名将能够善终?”

“能善终的。名将才是极少数存在,大多数名将,不是死在战场,就是死在君王手中。”

对于自己被嬴稷赐死一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