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1 / 2)
脸面,更让人心寒的是朱祁镇的态度,亲祖宗居然不如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宦官重要。
朱棣、朱高枳脸色同样难看起来,“那个宦官真是好大的胆子!”
“是奸妄小人蒙蔽了我儿……”朱瞻基嘴唇哆嗦着为自己儿子朱祁镇找补,尽管他的理由,一点都站不住脚。
毕竟王振为什么能安然无恙,肯定是朱祁镇在背后保他。
朱祁镇为了保王振,连自己老祖宗朱元璋都不在乎。
可朱祁镇到底是朱瞻基爱子,朱瞻基不愿意把自己儿子往坏处想。
所以一切,都必须是王振那个小人的错。
【然后是明朝和瓦剌之间的开战,王振趁机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同意,之后一切,都像一场儿戏。
首先说开头,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说的是后勤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可是朱祁镇并没有管这个,他对后勤极为忽略和不给时间,急匆匆就要上战场,以至于还没到战场,就有士兵被饿死。
除此之外,随行人员就不用说了,不光是武将,文臣他也带了一大堆,有说法是朱祁镇带走了半个朝堂。】③
“居然忽略后勤,而且是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诸朝会打仗,和知道后勤重要性的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朱棣等人就更不用说了,直接眼前一黑,因为朱祁镇是他们老朱家的人。
身为武将,他们从没有想过,后人会这么小看战场。
朱祁镇这样,一看就没有战场天赋,可偏偏他愣是敢去战场。
“粮草少到让士兵饿死的程度,这会让军队完全发挥不出该有的实力,甚至数量越多,缺陷就越严重。”
“还未开战,明朝军队实力就被后勤削弱一大部分。”
“难怪天幕说从一开始,就像儿戏,可不是儿戏。”
“最重要的是,这一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都是帝王心急和王振撺掇,时间才会那么赶!”
“还有上战场为什么要带走那么多人?武将也就算了,文臣去战场能起什么作用?!”
“还有那么多臣子走了,朝堂怎么办?!”土木堡之变前,还活着的文臣们忍不住抓狂。
他们不会打仗,真的不必把他们也带去战场。
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堂,看到这则沉默。
因为那些去了战场的朝臣,没几个能回来。
【然后是过程,明朝和瓦剌对上,几次交战,明朝都失败,以至于军心大乱,朱祁镇想要退兵,王振还想继续,直到确认情况真对己方不利,才同意。
回去途中,王振想向父老乡亲炫耀自己如今的权势,劝说朱祁镇让大军改道,于是,几十万大军改道。
但当走了一段路后,王振担心那么多人,会破坏家乡田地,再次让几十万大军改道。】④
“两次改道原因都那么儿戏,最重要的是朱祁镇居然还听王振的,他没有一点脑子吗?!”
“究竟是朱祁镇是帝王,还是王振是帝王?为什么王振说什么,朱祁镇都会听!”诸朝古人们愤怒道。
朱瞻基张嘴,再也为儿子说不出话来。
他也很想知道,朱祁镇自己的想法呢?为什么一直听王振的?他的儿子,真的蠢笨至此吗?
【两次改道,拖慢行军速度,以至于瓦剌追了上来。
然后是朱祁镇等人身处土木堡的原因,有人说是他们被困,也有人说有朝臣提议朱祁镇先回京城,却被朱祁镇拒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