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1 / 2)
官员们则撇嘴,觉得后世官员们可真丢他们的人。
“他们看似没有官威,实则能获得巨大民心,事情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就像咱们,官威的确大,但乱世到来,百姓们是会对我们出手,还是对我们手下留情?”
“咳,也算有得必有失吧。”其他官员咳嗽,不想谈这个话题。
怎么,还指望他们向后世官员们看齐不成,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精神脱贫比身体脱贫难多了,身体脱贫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精神脱贫却不是这样。”
看到精神脱贫的困难过程,诸朝古人们一边为后世官员们感到心酸,一边觉得后世百姓们不争气。
“为什么那么好的机会不牢牢抓住?你们不想要,可以给我们啊,我们一定老实配合脱贫工作,做到早日脱贫!”
最让他们悲哀难过的是,那些得到的人不珍惜,而他们想要的人却得不到。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绝不会那样。”诸朝百姓们不甘。
“可咱们官府,绝不会像后世那样对咱们。”
他们心甘情愿没有用,这事的主动权又不在他们手里,想想就让人难受。
“看到那些短视的人了吗,也许他们能借小聪明得到一时的好处,却不可能得到一世的好处,他们要是早早立起来,早就能挣到养活自己,和让自己腰板挺直的钱。”有长辈趁机教导晚辈。
“好在他们最后醒悟的也不晚。”说到最后结局,诸朝古人们很满意。
因为在干部们的努力下,那些原本懒散的人也慢慢找到正事,不复之前混日子的心态。
他们脱贫成功,干部们取得成果,双赢局面。
【“纵观脱贫计划一路走来,遇上过很多困难,好在最后都克服,我们工作也取得巨大成果。
之后我们会继续做下去,给大家带来更多工作成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身为“人民公仆”的职责。”】
“为人民服务?后世怎么把事反过来了?”
在诸朝古代,都是人民为权贵们服务。
大多数还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金量,只有少数人能感受到震耳欲聋之感。
“后世的天,可真大变啊。”
居然能颠覆数千年的政。治格局。
“噗,后世官员们他们说自己是什么?‘人民公仆’?!”
“之前他们把工匠说成‘国之重器’时,我心里就好奇后世官员们的分量,怎么完全反着来啊?”
“哈哈,也许他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大可不必当真。”
有官员哈哈嗤笑,只有手中茶水轻微的晃动出卖自己不平静的内心。
“如果后世真只是嘴上说说,当然可以质疑,可是光脱贫计划的成果,就足够证明这个称呼的真假了吧。”
“如果他们真的沽名钓誉,大可不必深入基层去做脱贫工作,毕竟糊弄上面不容易,糊弄底下还不容易!”
诸朝嗤笑的官员们神色顿住,有人摩挲茶杯,“我们当然知道,只是我们不想承认,不敢承认而已。”
“万一咱们陛下要是让咱们学习后世官员们的行事怎么办?我们可是官老爷,才不要给底层泥腿子们当仆、公仆呢!”
光是想想,就让他们受不了。
“咱们陛下应该不会让咱们那样做吧,而且咱们也做不到。”
“何止,国家也做不到,后世脱贫计划依赖的可是国库,而不是一两个官员。”说到这,官员们反而放下心来。
帝王们的确有动过心思,但是仔细一想,他们就知道这事不靠谱。
他们没有那样的财力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没有那样的官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