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1 / 2)
,后世发展的那么好,自然离不开诸多匠人。”想起后世各种高楼大厦,诸朝帝王们沉默。
但也有人不服,“说工匠是国之重器,那后世的执政者们又是什么?”
他们基本都是文人,在他们看来,后世的执政者们,才称得上是国之重器,而不是比泥腿子百姓地位还低的工匠们。
诸朝工匠们听不到那些讥讽,他们心中热血涌动,努力去记后世土木工程学相关的信息。
在这之前,他们对学习不说嗤之以鼻,却也不积极,甚至排斥。
因为就算他们有文化又怎么样,还不依旧是工匠。
可现在他们不这样想了,他们想学会更多知识,然后变成后世人嘴里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确实,古代工匠们有技术,却没有相应的文化体系,以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为例。
活字印刷术是需要认识很多字的,光这一步,就能卡掉大部分工匠,所以说古代技术之所以发展缓慢,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率,有很大关系。”】③
“但反过来说,只要工匠们的文化提升,那么科技发展就能加速。”诸朝古人们心头明悟。
“何止是工匠,没看到后世人不管哪个行业的人都有文化吗。”
【“其实在古代工匠们的地位还好,不算最低的,不像商人,很多时候都是社会最底层。
古代有专门对商人的规定,比如说不能穿丝绸,孩子不能参加科举等,不像咱们现在对商人限制不大,只要好好交税就行。”一个男生走过来道。】④
【主持人镜头和高壮男生看向新来男生,笑道:“你以后是准备学经济管理学吧。”】
“经济管理学?又是一个听不懂的词。”
【“没错,咱们现在的经济管理学,放在古代就是商人,社会地位并不高,其实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代税。收大头是来自百姓,而不是像咱们这样从商税、路税等方面入手。
商人们多交点税,国家把商人地位提高点,明明是双赢的局面,古代却做不到,难怪他们那么穷呢。”】
难怪他们那么穷呢……这一刻,不知多少执政者们心灵遭受重击。
只要少数手中和国库富裕的执政者幸免于难。
“后世小孩懂什么,不能鼓励经商,经商来钱快,要是人人都去经商,那还有谁来种地?‘农’才是国之根本,知不知道!”
“对啊,明明我们没有商人们有钱,可税。收大头还是我们出的,为什么?”诸朝古人们交税大头的百姓们迷茫。
“我们社会地位要是能提高点,我们不介意多交税,问题是我们花了钱,社会地位还提不高。”
“谁说我们少交税了,我们只是没有给国家多交税,一路上的打点可没少花钱。”
商人们也觉得自己亏,觉得自己花了钱还没落到好。
【“古代经济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古代农为本,首先需要确保足够的粮食,为此古代当政者降低商人地位,避免百姓们心里失衡。
第二方面就是商人们地位低,以至于越往后的朝代,懂经济学的官员越少,不懂经济,自然就不知道怎么为国库挣钱,和更好挣钱,只能说古代发展不像咱们现在齐头并进,基本都是瘸腿的。”旁边过来一个女生道。】
“经济学,商人,仲父对大秦有功。”想起吕不韦,嬴政情绪复杂。
很快,他收敛情绪,吩咐,“召巴清等大商人来咸阳。”
“后世居然不让商人之子为官,这是嫌钱太多了吗?”刘彻嘲笑道。
“他们不及陛下胸襟。”桑弘羊道。
他就是商人之子出身,嗯,放在后世,他这个御史大夫,连官场的门都进不了。
“咳,那什么,要不放宽对商人之子们科举的限制?”唐朝,李世民跟臣子们商量道。
他这时候,已经规定商人之子们不得科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