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你就祈祷你子孙后代听到天幕的话后,能好好嘉奖毕昇,而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大宋一定更失民心。”赵匡胤对赵光义气愤道。

说完他又感到无力,因为宋朝还有民心吗?

“他们应该没那么蠢,就算他们蠢,也还有大臣们呢,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情况下,那些大臣还是很有脑子的。”赵光义赶忙道。

当然他哥要是没有趁机揍他出气更好。

事实确实是这样,毕昇时期的帝王就算没脑子,臣子们也会把事办的体面。

毕竟这可不是蔡伦所在的东汉时期,蔡伦可以凭借造纸术功绩封侯,宋朝绝不可能封毕昇为侯,也不会让毕昇入朝为官,顶多给点钱和嘉奖,做好面子工程。

外行人哪里懂这些弯弯道道,他们只看到毕昇借自己才华得到朝廷嘉奖和荣耀。

不等他们心里激动为毕昇祝贺,就被明白人点醒。

“朝廷只给了毕昇钱财,连官都没让毕昇做,这还是天幕都肯定毕昇的功绩情况下。

要是没有天幕,毕昇连改善家里的钱财都会没有。”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泼到宋朝人头上,“朝廷为什么不让毕昇为官?”

“因为毕昇只是布衣,不是那些大人所在派系的人。”

“还因为朝廷官职少,谁都不愿意外人插。进去,且就算他们真让毕昇入朝为官,只怕毕昇也待不了多长时间。”

对于其他人的说法,在朝为官的沈括苦笑一声。

“大家说的不错,朝中局势确实是这样,不入朝为官,对于毕昇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毕竟毕昇有才华,却未必混迹的了官场。

“我会继续做活字印刷术,现在我也有钱了,希望临终前,能把活字印刷术做的更加完善。”毕昇轻笑道。

没钱他都能扑到活字印刷术上,现在有钱了,他的活字印刷术进展会更快。

【说完造纸术和印刷术,咱们再说回科举制。

科举制的发展,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配合,造纸术和印刷术让书籍普及,增加其读书人的数量,正是数量多了,才能突破贵族们的知识垄断。

而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打基础,就算举办科举制,也还是在固定的范围挑选人才,并不能让其有“质”的改变。】

“确实,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知识掌控在贵族们手中,哪怕有科举制,也不过换汤不换药罢了。”

因为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穷人根本读不起书,真举行科举制,参加的一定会是富人。

这样一来,为挑选天下人才而出的科举制,和之前的各种制度,没什么两样。

“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演变,秦朝搭配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和科举制,一文一武才是最佳情况,问题是秦朝没有读书人的基础。”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当然现在这个局限,对嬴政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大秦现在也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执政者们需要更多人才为他们效忠,会积极推广造纸术和印刷术。

底层读不起书的人们,也渴望拥有和更多的读书机会,会拥护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

只有那些中高层读的起书,垄断知识的人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没有了知识,咱们该怎么维持自己的财富和权势?”他们迷茫。

至于他们恨不恨天幕,当然恨了,因为要不是天幕,造纸术、印刷术、科举制等东西根本不可能提前出现,这给他们所在阶级带来极大冲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