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 / 2)
后可以细看。】
【冶炼温度方面已经说的差不多,接下来咱们说说含碳量。
不知在大家心里,生铁、熟铁、钢材的含碳量之间是怎么排列的?】
姜叶没第。一时间揭晓答案,而是和观众们互动。
诸朝百姓们皱眉思索一下“之前说过,生铁的含碳量比熟铁高,既然都是铁,那含碳量从高到低,就是生铁、熟铁、钢,从低到高就是钢、熟铁、生铁。”
“确实,钢可比铁难得多了。”诸朝许多人都把钢的含碳量排在最后,因为比起铁,他们对钢更陌生。
只有少数人,持有不同意见。
“熟铁的含碳量应该低于钢才对,正确顺序应该是生铁、钢、熟铁,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有时候我们都得到钢了,却还没得到熟铁。”
“可不,别看熟铁也是铁,锻造过程不比钢材省劲。”
“冒味问一下,你们的身份是?”被人否定自己的猜想,诸朝百姓们多问一句。
“我们是铁匠啊!”一句话绝杀,就是心里不服的人,也在对方的身份下乖乖闭嘴。
毕竟对方是专业的,他们大都是外行。
【评论区有些观众回答正确,从碳含量的高低程度排列,依次分别是生铁、钢、熟铁。
这是它们各自的碳含量。】⑤
尽管不认识,却懂得蝌蚪状的阿拉伯数字意思的古人们惊讶,“没想到钢的含碳量居然在生铁和熟铁中间。”
“只是一个含碳量的不同而已,居然就能让钢铁有那么多不同变化。”也有古人惊讶含碳量的重要性。
“这岂不是说,咱们只要掌握了钢铁的含碳量,以后岂不是想要铁就有铁,想要钢就有钢。”也有人畅想。
“醒醒,咱们古代难的不就是掌握不了钢铁的含碳量吗。”
“也是……”畅想的人叹道,不得不遗憾。
可也有些人,对掌握钢铁含碳量的方式,势在必得,他们都是帝王们。
因为钢铁不止可以做农具,还能做武器和盔甲。
【古代最初降低含碳量的手段为捶打,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块炼法。
所谓块炼法,就是用铁锤锤出铁中的杂质,从而让其成为熟铁。】⑥
【至于百炼法,则是块炼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就是增加了次数,所谓的“百炼”,并不是指捶打一百次的意思,而是回炉百次的意思。
如果说块炼法费劲,那么百炼法就加上了费时,其捶打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当然百炼法做出来的材料,质量好过块炼法。】
【直到西汉时期,炒钢法出现,虽然还需要捶打,但比百炼法省时间。
东汉时期,灌钢法出现,让咱们古代的冶炼技术更进一步。】⑦
关于冶炼,姜叶和江雪不是很懂,为了防止出错,两人就没乱说。
可是和各种冶炼钢铁方法的内容,他们都详细展现在身后屏幕。
帝王们其实也不是很懂冶炼方式,但他们手下有专门冶炼的人才,不需要他们操心,他们只需要看成果。
至于诸朝冶炼人才们,看到各种冶炼方式,十分的激动。
“后世冶炼技术可比咱们省劲多了!”说完他们赶紧学起来。
因为本就是专业人才,入门自然也快。
【古代冶炼方法不止我们之前说的几种,越往后的朝代,冶炼技术越先进,民间对于铁质农具的普及率也就越高。】
“知道了知道了,等打造完武器和盔甲,朕会把铁制农具普及给百姓的。”刘彻说完叹气。
他知道武器和盔甲重要,不代表会忽视农具对百姓们种地时的加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