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 2)
庭里去,融合的再好都有缝隙,何况还有一些主家的心眼小,看不得花钱雇得人歇着,又或者觉得小工吃喝上占自己家便宜了,摆姿态使眼色,说难听的话。
江归帆是融合得好的,那家人实在,他也不含糊,肯卖力气,加上他有心干这一行,呆了两三年。
最开始是跟自己两个亲哥合伙,他们早知道江归帆在海上的情况,了解渔排上收益之后,心动了,也过来当了几个月的小工,时机差不多了,兄弟三个人做排,盖房子,进鱼苗一气呵成。
这种模式也维持了几年,熟悉所有的流程后,自然该分开了,毕竟他两个哥哥都结婚了,他们有老婆帮着一起干,也要赚更多的钱养孩子。
分排重新建房又倒腾了几个月,江归帆最初才分了两个排,冬天有闲时间后,才和两个哥一起,几家轮流建新渔排,没有人不想多赚钱,每多一厢鱼,就是多几万甚至十几万,五个半排是一个人的极限了,禁渔期还好,上午不用喂鱼料,尤其是冬天水草长得慢,换网的频率低,一个人也绰绰有余。
夏天不行,一个人扛不住那么大工作量,自然想着招小工,按照以往海上人的经验来看,小工都干不长久,最忙的几个月过去,不干也就不干了,也省得冬天明明没什么活,也要管一个人的饭,发一样的工资。
江归帆也是那么想得,他没想过姜潮生会留太久,毕竟像这样的年轻人最没定力,根本受不了一直闷在海上,十天半个月不出去一趟,他年轻的时候是个例,不代表人人都是个例。
数十年的海上生活,从一个一言不合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年轻人,到现在独当一面的小老板,他的性格沉稳了太久,甚至变成了沉默,因为长期和人的交流少,除了在岸上买东西要沟通外,回来一整天不说话都是常态,冬天的时候,几天不说话的情况也有,活成了海上的一座孤岛。
都快忘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类人,热情、赤诚,像是刮彩票中了三等奖,随便招来的小工踏实能干,相处起来也还算和谐。
晚上他们没吃米饭,江归帆煮了鸡肉面条,稠糊绵软的面条上,飘了一层黄灿灿的油光,加上烂糊的白菜,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两个人都没坐在客厅吃,姜潮生抱着一个不锈钢的小盆,坐在外面的甲板上,小白小黑小黄都来了,围着他不停的转圈圈。
姜潮生很享受这样的热情,每啃出来一个骨头,都要仔细挑选一下往哪个方向吐。
他个人比较喜欢小黑,绝对不是因为小白喜欢创他,小黑的毛是最长的,眼睛又大又亮,是一只老实叫声小的腼腆大狗,没有另外两只尤其是小白,会撒娇和抢饭,经常落寞的蹲饭盆旁边看它俩狼吞虎咽。
特别是看到小白面对江归帆的谄媚样,拼了命的往江归帆身上蹭,狗尾巴都快摇掉了,但是很可惜,江归帆慧眼不识狗,看不透小白平平无奇外表下的伪装,还会经常摸它的头。
像是要纠正它们三个不平等地位,他只给小白吐了四块骨头,彰显他的大公无私。
话说他为什么会吐那么多骨头?
饭是江归帆盛好递给他的,他也是边吃边发现,底下的肉那么多,怎么啃都啃不完似的。
姜潮生是奶奶养大的,小时候没分家,和几个堂哥堂姐一起生活,虽然热热闹闹的好玩,但竞争意识也很强,特别是面对好吃的,所以对碗里肉数量很敏感的,因为锅里就那么多肉,你盛得多一点,别人就没得吃了。
但小孩子都馋,他也在那个时候,养成了把好东西都放在最后吃的习惯。
所以现在也是,盆里根本没几根面条了,肉还不见少,姜潮生干愣了一会儿,站了起来,往屋里走。
小白小黑小黄恋恋不舍得看着他的背影,它们都被训得很好,顶多在甲板上跑,从来不到客厅撒野。
江归帆在他屋里看电视,坐在那把圆润的大椅子上,姜潮生站定在门口,看江归帆吃剩的骨头,果然没有他剩的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