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2 / 2)

加入书签

李秋屿让他精神一振,赵斯同觉得他看起来太过沉静,同时承认他英俊非凡,只是偏清瘦,看着像饱受精神折磨而略显苍白。他几乎不说话,静静坐着,好?似是误闯进来,女学生们?尽说蠢话,诸如“我是谁”“人如何永生”等?等?等?等?陈词滥调,希望引起他注意,赵斯同不确定?李秋屿的心不在焉是故意装的,还是真?的。

有法学院的学生在,话题不知怎的,转到死刑上,法学院有几位老?师是废死派,很?有名,学生们?迫切接纳先进主张,是这?几位老?师拥趸。赵斯同在中学时,听父母谈论过此类问题,毫不陌生。法学院的学生们?说来说去,不过拾人牙慧,当然,支持死刑的学生们?情绪激动,赵斯同听得想笑,像看两群狗骂架。

不知谁提议,让李秋屿说一说,赵斯同立马振奋,虎视眈眈望着他,李秋屿一点都不激动,他没有观点,他只是讲了五个案例,用一种平和的语调,一个比一个残忍,他的神情淡然,叫人相信,每一字都是客观叙事,绝无加工,他的声音动听,但浸透鲜血和生命。

直到最?后一个,有女学生听不下去,出去吐了。在场的人,全都陷入沉默,终于有人出来质疑,前面三个案例,有过相关报道,可最?后两个,闻所未闻,因此怀疑是李秋屿捏造。

他简单解释,这?是发生在县城以及那个县城郊区的案件,不曾见诸报端。因为年?代久远,信息闭塞,只有当地人知道细节。

他那种样子太过置身事外,没有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想法,他没有想法,像某个精确程序,把事件导出来,广而告之。

李秋屿说完五件事情,便走了出去,留下一屋子人更激烈地争执起来,赵斯同一下看明白,他擅长?此道,他表达地非常隐晦,甚至连自?己的倾向?都不曾表露,便让人陷入没完没了的吵闹之中,他往人群里,投去催化情绪的炸弹,引燃了,悄然退出,他似乎也不关心结果。

“你是不是不支持废除死刑?”赵斯同追出来问。

李秋屿不置可否:“我有说吗?”

“但你心里肯定?是有倾向?的。”

“有没有重要吗?我能决定?什么吗?”

“我听他们?说,你是法学院很?有名的学生,也许以后会成为法官,说不定?,你以后还能参与法律的制定??”赵斯同忍不住挑衅,“你们?法学院那些老?师还有同学,都只不过是学西方而已,这?样好?显得他们?文明、先进。当然了,我支持文明先进,死刑存在是违反人权的,我是发自?内心这?么觉得,不是单纯崇洋媚外。”

李秋屿说:“也许有一天,这?儿的人不再信仰西方。”

“你是说大学老?师?大学生?”

“不,我是指中国,我们?现在需要融入别人规定?的秩序中,所以要表现出迷信,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崇尚西方,这?条路不仅仅是中国走过,许多文明都曾有一个理想国,不必管他的真?面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