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2 / 2)
母亲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但早秋哥哥还太年轻,他才14岁,根本不理?解大?人说的什么成家立业,他只是不想读书而已。
这件事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哥哥只能继续读书。
他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初中在镇上,他平常都住学校。有次回?来,早秋悄悄把他拉到房间里,“哥,你是不是可讨厌读书了?”
那当然了,他甚至都懒得回?答她,“怎么了?”
“你不想读书的话,那就?把书给我看吧,”屋里光线不好,早秋的眼睛比灯泡还明亮,“我可以帮你做作业。”
“真的?”他最讨厌做作业了,听到这个好消息,简直喜不自胜。
“嗯!不过你现在上了初二,很?多题我也不会,你得把初一的书给我瞧瞧。”
他想也没想的答应了妹妹,等下次回?家,他把囤积在宿舍的初一的课本、连带着练习册、试卷之类的,全?交给了妹妹。过了一阵子,早秋告诉他,她已经学会了初一的知识,他又欣然地把初二书交给她,每周都带作业回?来给她做。
哥哥心里乐开花了,觉得早秋傻的可以,没事给自己找事做。如果他是早秋,指不定现在过得多逍遥,想去哪儿玩去哪儿玩,就?算是跟着父母捕鱼,捉蚯蚓,都比上学来得有意思。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中考,他什么也不会,自然没考上高中,连个中专都没捞上,只能在家呜呜哭。本来对他而言这是个好事,但偏偏周围的人都上了,就?他没上,心里难免觉得丢人,面子上过不去。
父母围过来安慰他,说不是他的问题,就?算不读书也有其他出路。早秋哥哥什么也听不进去,别人都有书读,就?他没有,他不干了,他要读书。夫妻俩见他这副样子,既心疼又开心,开心在儿子终于开窍了。俩人拿着毕生的积蓄,到处找关系,腆着脸上门求人,终于把儿子塞进了一所?技校里。哥哥如愿背起书包重新去了学校,走之前家里还特意买了一只老乌鸡炖给他喝。
这天,早秋的脸色很?差,她的话少了很?多。技校在县城,他这次可能只有寒暑假才会回?来了。
哥哥走后?的日子里,她照常帮家里人干活。饭桌上,母亲察觉到什么,忽然伸手把她额头?顶起来,“怎么回?事?脸都快埋进碗里了。”
早秋虚起眼,没说什么。
母亲看不懂她这副样子,“干嘛眯着眼?”
她摇摇头?,“看不清。”
这一年,也不知怎么了,她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现在去看外?面的那棵树,不眯起眼看的话,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色块,还老重叠着老多影子。只有这么眯眯眼,才能把东西看清。
“都说了晚上不要看那些书,把眼睛给看瞎了。”母亲教育她,又和父亲商量,“过几天把阿冬的那些书给卖了,反正他现在也用不着,还有早秋的,俩人小?学囤到现在的书,不少了,都拉出去卖了,省得放在家占位置。还容易把眼睛看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