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8(2 / 2)

加入书签

聂言微微一笑:“多谢郑大人。”

“郑大人,我还有一个请求。”

郑山辞没有贸然答应下来,“你说。”

“我在书院求学时,没有拜入夫子门下做关门弟子。有夫子曾经让我拜入师门之下,我拒绝了。我并非性子孤傲,只是觉得更习惯一个人了。遇到郑大人后,郑大人的品行让我敬仰,郑大人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拜郑大人为师。”聂言想拜郑山辞为师是真心的。

第169章 收拾收拾

郑山辞看向聂言,沉吟片刻问道:“你想拜我为师,是因我品德高尚,事实我并不是什么圣人。”

聂言说道:“郑大人在我心中已是最好,我也不是颜回那般的弟子,但我愿侍奉郑大人,跟着郑大人学些本事报效大燕。”

郑山辞对上聂言的眼睛,他淡笑:“那我就收你做弟子,入我的门下,就要做勤官,做清明之人。”

聂言心中涌现一股欣喜,他忙不迭给郑山辞行拜师礼,奉茶:“多谢老师。”

聂言还觉这仪式不够郑重,他提出下值后去郑府再给郑山辞行拜师礼。郑山辞应下,古代的师徒之间的关系犹如父子,牵扯甚广,郑山辞思忖片刻就接受了聂言的拜师,心里对聂言心存怜惜之意,聂言在他手底下做过事,同时也是一个干练的人。

聂言得了郑山辞的同意,眼眶微红。

他还以为郑山辞会拒绝他上门拜师,这事太郑重了,聂言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郑山辞就同意了。

他对郑山辞感激又亲近。

郑山辞把他扶起来,温和的说:“你自己都是二十多岁的人,怎么还这样容易红眼眶?”

聂言不好意思的垂眼,“拜郑大人为师,我心里情难自已,让老师见笑了。”

郑山辞也觉要下值后回到家中给自家弟子找件礼送与他,单单在值房里的东西都是他自用的,不好送给聂言。

聂言告辞后,脚步还带着轻。回到翰林院他还能端得住,但浑身都轻松起来。

有相熟的翰林见他今日心情不错还纳闷的问道:“聂兄就这么想出海么?”

聂言正色道:“只要能为朝廷做事便成,再者我还未见识过外邦,趁着年轻还能折腾便想去看看。”

头一句话说得官腔十足,同僚更愿意相信聂言是想出海看看。

“你这个身份不必再这么折腾。”翰林说话间有几分艳羡。

他跟聂言相熟时,聂言还是一个杂货铺的儿子,他家是小世家,因为聂言的学识跟人品与他交往。结果这位仁兄摇身一变就成了尚书之子,还是独子。这运气谁都羡慕不来,想着聂言少时吃的苦头,同僚又觉不羡慕了。

聂言:“我真的是想出海看看,还能磨砺自身。”

同僚不再相劝。

郑山辞待聂言走后,开始批文书。军器监的正监,武明帝任用了一个小官,这是一位言官只有五品,提拔成四品正监。这言官经常喷武明帝,从皇帝的后宫生活到朝中的一言一行。武明帝还能容了他,现在还给他升官了。

武明帝让都察院查过这个小官,他家中很清贫,怼他是为了求名,把名声看得比钱财还要重要,这样的人在军器监这个位置上武明帝更放心。

武明帝甚至大方的给这位言官赏赐了金银,表彰他不畏强权。

只要好好干活,武明帝还是待官员比较宽容若是遇见心情好的时候就会给官员们散点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