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8(2 / 2)

加入书签

赵翰林笑道:“崔兄到了吏部也是前途无量。”

两个人相视一笑。他们的关系亲近,跟着郑山辞做事后心里踏实,想必以后到了吏部跟户部也会踏踏实实的做事。

跟着郑山辞一块做事的翰林,不止崔赵两个人,只是他们两个人的功劳最大。其余的翰林也得到了赏赐,至少在以后官职有空缺的时候,他们的机会会比别人更多。

苏言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跟着郑山辞做事后已经把郑山辞看作是自己道路上的前辈了,他想变得跟郑大人一样。

郑山辞把户部的公务处理完,梅尚书把他喊过来:“今年的漕运你多盯着,户部有部分的收入就是漕运,你准备接待一下海商。我要忙陛下的生辰。”

“是,梅大人。”郑山辞领命离开。

大燕有漕运通道十三条,又被称为十三仓道。京城水路发达,再加上海上贸易发达,所以京城来往的船只很多,产生的利润也很丰厚。

郑山辞仔细翻阅漕运的书,找了几个精通漕运的官员一并去。

项郎中怯怯的说:“郑大人处理清丈田地时,上一年的海商是我接待的。”

郑山辞颔首:“那你跟我一块去吧。”

项郎中心中一喜:“多谢郑大人。”

郑山辞下值回到家里,虞澜意还没回来,小平安在屋子里乖乖写作业,郑山辞只看了一眼没让儿子发现,放轻手脚自己离开了。

他去书房看书,没到一会儿就听见虞澜意大喊着气死我了。

郑山辞放下书探头探脑的去看。

虞澜意说道:“说叔父的错处就算了,怎么还要把虞家所有人都拉下水,这个聂华也不是一个好东西。要不是他口中狂言,他会被人打么?”

虞澜意跟虞夫人一块去聂府受了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郑山辞从走廊过来,虞澜意跟郑山辞说聂府的事。郑山辞拉着他坐下:“这事本来是双方都有错,但叔父毕竟把人打伤了是要多担待一些。”

虞澜意跳到郑山辞面前:“你一点都不生气?你的情绪这么稳定?!”

郑山辞觉得像是张牙舞爪的小猫跳到了他面前。

“我生气,杜兄认识京兆府当职的人,我已经让他帮忙请人关照叔父跟诸位大人,让他们少吃一些苦头。”

虞澜意抱胸睨看向他:“这还不错。”

过了两三日后,聂大人写了谅解书,京兆府尹就把虞二爷等人放出来,虞二爷出了地牢心想若他手里还有兵权,陛下不会让人耽误两三日才把他放出来,终究是没用了。

出了京兆府,虞夫人跟三个儿子都在,虞二爷把自己的心思压在心里,他不能这么想,这样想下去会连累家人。

“先回去吧,洗漱一番好好睡一觉。”虞夫人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