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6(2 / 2)
杜岳听了这话带着郑山辞一块去工部的高炉房。
他们先做了实验,把钢铁做出来了。杜岳听着郑山辞说话时不时点头。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现在我们的时间来不及,这些钢铁只能先用于皇宫,余下的民宅我会用上水泥,但以后没准民宅也能用上钢筋水泥。”杜岳直白的说。
郑山辞笑了,“这样也好。”
郑山辞回到家中,虞澜意听他说了要去赈灾。
“去吧,这次还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虞澜意想到京城里那些哭嚎的人,心里也起了怜悯之情。郑山辞能去救一个人就去救他们吧,生命是最可贵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亲人跟喜欢的人,一旦生命失去后,就无力回天。
虞澜意轻轻的说,“我跟平安会在京城等你回来的,希望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郑山辞闻言抱住了虞澜意,他的老婆越来越会体贴人了,也知道民生疾苦了。郑山辞心里软得厉害,亲了亲虞澜意漂亮的眉眼。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漂亮得像是一个小少爷,但郑山辞知道虞澜意已经变了,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小少爷。
“我去给你收拾包袱。”
虞澜意推开郑山辞,给他收拾了六个大包袱。
虞澜意还是舍不得郑山辞,京城出了这事他要留在这里照顾爹跟阿爹,还有小平安在,不然他是能做出跟着郑山辞一块去赈灾的。
“我会平安回来的。”然后给你争一个诰命。
晚上郑山辞摸了摸小平安的头,翌日一早趁着天还没亮,他就起身穿上官袍,拿着包袱。手里差点拿不下了。要不是这些年他一直在锻炼,这般也没这么大的力气,这手上的包袱有三个小平安那么重。
郑山辞临走前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他带着旺福离开了府邸。
“大人,这是包子跟豆浆,您先吃点垫垫肚子。”
郑山辞应了一声,低头先把肚子填饱。
这次没甚随行的官员,只有他一个人,还带了许多小吏去押送粮食跟水泥。
马车缓缓在路上走,很快就出了京城,郑山辞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半月后,郑山辞到了颍州。
颍州太守接待了他。
“郑大人您可算来了,颍州的情况很糟糕,当地修屋子的人不尽心,颍州有三分之二的屋子都塌了,我给朝廷写折子的时候是发生了一次地龙翻身,过了三五日后,我们以为已经没有地龙翻身了,结果在晚上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本来第一次就死了许多人,这第二次又是在晚上,死得人就更多了。”
郑山辞闻言默然不语。
颍州太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谈起这件事有几分感伤。
郑山辞去看了在帐篷里的百姓,百姓们大都都失去了亲人,他们整日都是麻木的。
颍州太守说要不是他们来了,这五日后府城的粮食就没有了。
“工房的人在么,我想先跟他们商量事宜。”
颍州太守喊了工房的人过来。
郑山辞跟工房的典史边说边走,郑山辞看了工房目前砌的墙,都是用的实心的砖头,郑山辞让他们用水泥再抹在砖头上。
晌午颍州的粥铺就多设了几个粥铺,有百姓知道是朝廷来人赈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