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9(1 / 2)

加入书签

已经把它们的归属安排好了。

郑山辞轻应一声。

……

郑山辞在太常寺安分守己,教两位皇子学习。转瞬即逝,两年过去了。萧高阳去做了一回乡试的主考官,回来后就从侍读学士变成了正四品通政司副使。梅淮跟姜明礼也升职了,梅淮成了正五品工部郎中,姜明礼成了正五品吏部郎中。杜宁这几年在刑部战战兢兢也升职成了礼部郎中。而施玄被武明帝下放去了地方做徐州太守。崔子期从刑部郎中提到了都察院做正四品佥都御史。

他们都如愿升了官只有郑山辞在位置上还没有变,不过这也实属正常。一般升官到了正四品,再想往上升只有做侍郎跟大理寺卿这类的一门主事了。

叶云初如今就从大理寺少卿荣升为了正三品大理寺卿。

这般大家都升了官,姜兰礼跟梅哥儿成亲了,两个人现今也是如胶如漆的,梅淮对情爱没兴趣,一直单着,杜宁还是没找到让自己心甘情愿成亲的人,这般也是单下来了。

他倒是也执着,只要没遇见自己喜欢的,他就一直单着,如今他还没有到三十岁还能再苟一苟。

晌午的膳堂就是他们一块交换信息和聊天的地方,只有吃饭的时候各个部门才能凑到一起。

“施兄,你到了地方还是要记得给我们写信。”杜宁说道。

施玄笑起来,“你放心吧,我会写信回来的。”

郑山辞也说道,“施兄到了地方注意身体,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水土不服。”

施玄应下来。

要是他是一个人去还好,这次去任职要带清音一块去,他是要多注意一些。

施玄走的时候晴空万里,郑清音把车帘打开,“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回去吧。”

“你自己一个人在徐州要好好的,到了地方就写信回来报平安。”林哥儿大声喊道。

郑清音应了一声,“大嫂放心吧。”

虞澜意瞧见他们离开心里也惆怅,郑清音在他眼里还是一个小哥儿呢。

郑山辞瞧出来自家老婆兴致不高,悄悄的伸出手去牵他的手。

他这两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武明帝的税收改革,他上折子提了不少办法,这次的税收改革里面就有很多郑山辞提出的办法。

武明帝在看见郑山辞折子的时候十分惊讶,他没想到郑山辞对这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以前做过户部郎中,又在户部折腾出了预算的模型,武明帝对郑山辞提出的建议很重视。

他跟魏首辅和庞次辅商量后,再修改了几处就打算先在京城推行,看看效果。

他们还找来了雷尚书,大燕的税收并不是每年都收完了,有的州府会拖下来,让户籍上的人都交税也是一件难事,总有人要拖欠着。

税制在缓慢的推行,要把税制推行完,这大概需要三十年,也可以是五十年,这样缓慢的推行下去所遭遇的阻力会小一些,若是大刀阔斧的改制,这般就很容易激起官员的反抗,虽说现在仍然还在私下里反对,但比起前朝那些改革已经算是平和的了。

武明帝一向很有耐心,这样的改革他完成不了,他还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志向,只要以后的皇帝明白制度要跟着岁月的流逝而顺时改变,这就已经足够了。

武明帝把这件事决定后,他觉察到自己是时候把太子定下来了。这个时间并不特殊,武明帝只是觉得今天的天气很好。

“冯德拟旨……”

“明日早朝就宣布吧。”武明帝跨步走出盘龙殿。

冯德应了一声把圣旨收好。

这时武明帝心里的大石头放下来了,他让冯德别跟着他,他独自一个人去逛一逛。他在皇城已经度过了几十年了,武明帝突然想出去看看。他是一个行动力强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返回到盘龙殿要微服出巡,冯德的一张脸顿时垮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