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7(1 / 2)

加入书签

官说道。

郑山辞颔首,眼中有赞同之色。

吏官得了郑山辞的肯定,心里越发有干劲了。

刘老汉喝了一碗药躺在大棚里,身子过了半晌就开始生热了,连胃都是暖呼呼的,他舒服的哼了几声。有衙役掀开大棚,数人头把棉鞋递给一个人,“朝廷发的棉鞋,你们自己先穿上。”

衙役们对他们的态度也好上许多,以前说话都是不耐烦,凶神恶煞的,现在平和多了。

“谢谢大人。”

刘老汉得了一双鞋子,他高兴的穿上鞋子,动了动脚,他的脚趾已经冻出了冻疮,红通通的一片,现在穿上棉鞋脚底暖和了。他瞧见披着披风的女人还没有醒,他推了推人的肩膀,“姑娘,发棉鞋了,你粥都不喝,这棉鞋要穿啊,多好的棉鞋。”

刘老汉得劲的踩了踩棉鞋。

女子没有动静,刘老汉突然止了话语。他颤颤巍巍的伸出手去探女子的鼻息,已经没有气了。刘老汉神色恍惚一屁股坐在地上。

衙役把女子的尸体拖走了,披风留在原地。

棚子里静悄悄的,以前在他们旁边睡着的人已经会被拖出去,都是因为尸体已经冻僵了,要么冻死要么饿死,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只是这次看见女子被拖出去他们心里有些惆怅,他们已经等到了朝廷的救助,可她偏偏死在这一天,太可惜了。

至少她在最后的片刻感受到了温暖。

刘老汉拿着披风披在身上,他本不觉冷,身上还是不由自主的抖起来。他吐出一口浊气,紧紧的攥着披风睡过去。

其余的灾民叹息一声也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他们说起钦差大臣的事。

“听说钦差大人以前是新奉县的县令。”有灾民消息灵通,听见有几个衙役凑在一起说话,便入了耳。

“从我们青州出去的官,难怪对我们青州的灾民这般好。”有灾民眼中一亮,心里更有念想了。

他们说话没一会儿便盖着棉被,棉衣跟棉鞋也未脱下就这样睡下。两个月以来只是他们睡得最温暖的一天。郑山辞等人也没顾及去接风洗尘,到了此处,郑山辞倒是请跟着他来的这些简单吃了五菜一汤,他也不跟他们一起吃,免得拘谨。

这五个菜有两个硬菜,三个素的,汤便是酸萝卜汤最开胃。吃完饭菜后,他们各自回到厢房睡觉,明早还要起来忙。

跟着郑山辞出来的人,有户部的人,这还是郑山辞挑选的,余下的便是吏部指定了几个官跟着郑山辞一块去。

赈灾这事做得好就是功绩,吏部选定人跟着郑山辞一同去,这些人还能混点政绩,混点政绩以后的路更好走。

郑山辞晚上不喝茶怕睡不着,他喝了一杯热水就睡下了。其实他们到了青州并未花费多少银两,光是大棚、棉衣跟棉鞋、棉被,大量去找老板买便可以砍价,这样下来只几百两银子。只是这风雪大,建筑房屋要费些功夫,郑山辞还是打算以工代赈,让灾民们建造屋子勤快的就先住。

脑子里过着这些事,郑山辞又想到京城里的印刷坊,应该把笔记印刷好了,他说了半个月就可以上架,他在来青州的路上已经上架了。

他临走前特意交代了不必等他回来再上架,等他从青州回来那都猴年马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