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9(1 / 2)

加入书签

得瓷片上的花纹大多都是一样的,没有新意。印刷坊是成本太高,印刷坊除了对皇宫里的藏书楼负责外,余下就是出售书籍给外边的人,这书籍铺子没甚新意。

都是卖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其他的书铺也是卖这样的书,这厢就没特意,旁人为何偏偏要来这家书铺里买书。制瓷他是不懂。制瓷要先从取土上选材,然后就是练泥,镀匣、修模。洗料要挑选颜色,做坯、印坯、旋坯等一系列流程下来后开窑。像是白瓷的话开窑后加彩还要继续拿进去烧用来固色,烧炉分明炉跟暗炉。

郑山辞听着师傅说这些,他只觉高深。再一看这花色便拿着白瓷打量一番,“这白瓷没纹花色看着更为高雅,刘管事,做一批白瓷吧,什么花色都不要。”

刘管事应一声。

郑山辞又拿来一个蓝瓶淡淡道,“这个蓝色太亮了,稍稍把染料弄得浅一些,另外先别纹花色这些。”蓝瓶这样的,该是要画些水里的东西更好。

这还要找人设计图案。

郑山辞忙着三个铺子的事,他作为户部郎中也不仅要管铺子的事,其余的赋税跟田地仍旧是要看的。等三个铺子改好了,便就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在上面,最初的时候总是要麻烦一些。

至于印刷坊,他心里有一个点子,还要好友的帮助才行。

晌午用膳时,郑山辞打了宫保鸡丁还有一碗黄瓜汤,还有蒜苔炒肉。他坐在崔子期对面,崔子期吃得多,碟子都打满了。施玄还是吃素菜吃得多。

郑山辞先是吃了一会儿饭才打开话匣子,“梅大人把几个铺子交给我打理,其中有一个印刷坊。我去查看过印刷坊光是靠印四书五经卖不出什么价格,又不知其他的书源是怎么联系的,我正在想办法联系。”

杜宁有些感兴趣的听着,印刷坊他还没看过。

“你们都是京城中人,又是在太学里读过书的,认识一些书生,要是有意的话可以把书稿带来看看,若是被看上的话,户部会付稿费。另外像是萧兄,梅兄,姜兄还是前三甲,你们的任何手稿跟笔记都是很珍贵的,若是有意要出书的话,我可以帮忙。”

最后一句话才是郑山辞的重点,他想卖前三甲的笔记。

萧高阳心中有些意动,梅淮倒是无所谓,“若是郑兄需要的话,我可以回去翻找一番交给郑兄。”

郑山辞心中惊喜,没想到梅淮是第一个给他供稿的人,郑山辞忙不迭谢过梅淮。

姜兰礼见梅淮把笔记交给郑山辞,他便也跟梅淮一样应承下来。萧高阳同样点点头,他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已经不是新的前三甲。”

听了萧高阳的话,梅淮跟姜兰礼都收敛了一下眉眼。

郑山辞:“……”

“怎么会,你们能帮我就好了。”

崔子期感兴趣的说,“我也可以写,我少时最喜欢看话本,我在刑部做郎中,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我可以记录下来。”

作为刑部郎中,若是崔子期真能写下来,这不就是真实的悬疑小说么?郑山辞忙不迭点头,“崔兄若是还有精力写的,印刷坊这边也能收。”

杜宁想了想,他不会写故事还是不掺和进去了。至于施玄,他不会写这些,他只会念佛,不能帮上郑山辞的忙,施玄很失落。

郑山辞给好友们说了,知晓他们会帮忙心下高兴。

……

虞澜意上午去跑了一通马,出一身汗。时哥儿在家没来,他跟宁哥儿一块跑马,至于齐明月她回边疆去了,现在是见不着了。

“陛下不是裁军了么,估计虞将军也会返回到京城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