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2 / 2)

加入书签

“大人看这金盏菊还长出了侧根。”

郑山辞勾着腰去看,果真看见金盏菊的根茎旁还有一个小小的侧根,花开得好,郑山辞说了几句鼓励两个花匠,便想等香水做好了,还要去找些花匠来的。万事都要先把东西做出来,有了成效才能逐渐扩大。要是一来就是工厂、大规模的生产,货没有买家,就只能烂在手里了。

两个花匠把郑山辞送走后,又给水壶里灌满水,给花浇水,另一个给花修剪枝桠。这两个花匠,一个是中年女人,一个是年轻的女子,两个人都长了一张圆圆的脸,看着就慈善。年轻的女子穿着带花的上衣,下面就穿着裤子,在花圃里干活穿裤子更加轻便。

她们是自己有一块地种着鲜花,她们也种庄稼,可两个女人力气不如男人,种的庄稼交完税,把剩下的粮食全然留给自己吃都是勉强的。家里的地也不多,多了种不完,平白无故还惹人眼红。幸好她从小就爱种什么花花草草,种出来的花拿到集市上还能卖上几个钱。

段婶子跟段娘一对母女就在这边给郑山辞做事,管着这些花,这边还修了房子,她们住在这里便成了。

“娘,我今儿去买截排骨,咱今晚吃一吃排骨,再买个白萝卜来炖。”段娘笑呵呵的说。她来了这儿地,没多人打扰着,安安静静的侍弄花草,每月的工钱都有人按时送来,也不限制她们出行,反而这地方很安全,谁敢来官庄,狗胆太大了。

“那就买去,这萝卜炖排骨要炖的时辰久一些,把萝卜炖烂。”

以前她们哪舍得这么吃,都是吃自家种的菜,油跟盐都不敢多放,一般是滴一点油,然后多加点水,用水炒菜。她们如今挣钱了,就舍得对自己好一些了。时不时会去买些猪肉、鸡鸭来改善生活,解一解馋,偶尔还要去郑家食肆下一趟馆子。做着自己擅长喜欢的事,郑大人也不会多加干涉,还让她们免费住在屋子里,给的工钱公道。

段婶想到心里还是掩不住心里的高兴,她只盼郑大人在新奉县长长久久的做官,但转念一想,郑大人这样有本事的人,又怎地会一直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以后是要去大地方的。不管郑大人去了哪儿,或是不记得她们了,但她们会记得郑大人,这是她们的贵人,要知恩图报的。

段娘应了一声,到了时辰她就垮了一个菜篮子去集市里买排骨,挑了一块肥肉相间的排骨,又去买了两斤白萝卜,拢共花了四十文钱。

又要去买各种佐料,家里没佐料买一罐油跟一罐盐回去。这油的价格也低了,比以前少了一文钱。多买一些回去备着。

段娘又挑了几个素菜,买了半只鸡,打算回去做宫保鸡丁。

“一共四十文。”

段娘打开荷包把钱递给商贩,那商贩接了钱乐呵呵的。菜篮子都装满了,段娘打算回去了结果听见有人喊了她一声。

“段娘,你在这儿啊。”说话的人是以前同村子的越婶,她左右打量着段娘,像是差点没把她认出来。段娘穿了花上衣,裤子也不是麻的了,看着就是棉质的。整个人白净,头上还戴了一只银簪,跟在村里的光景大不一样。

越婶还看段娘出手这般阔,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四十文给出去了,这菜篮子还露出一点肉,这人是发达啦。

“越婶,好巧。我家里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以后碰见了再聊。”段娘寒暄了一句,就挎着菜篮子走了。她跟她娘在村子里没什么记得,她爹走了,娘又是一个寡妇,长得还是白净的,村里的那些没媳妇、或是老不羞的人还想讨了她娘去做媳妇。

那样的人能是好的,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