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0(1 / 2)

加入书签

那口子当兵去了,每年就是寄银两回来。家里没什么大人,全靠我一个人撑着,亲戚啊,可劲的欺负。如今到纺织厂来了,我自己带着孩子在县城里也不回村里了,只好好攒钱,供孩子读书,再买一个小院子。”

他们说着这话,都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往他们哪还想着这些,想着家里的家务活、相公的冷言冷语、孩子的事。如今做了自己的事,手上有了银子就有底气了,他们有一门手艺可以养活自己了。

他们没聊什么便继续专心手里的活了,还是手里的活更重要。

等下值的时辰到了,他们三三两两的一起出去了,这一天就算是度过去了。日子充实又有希望,等院子修好了,他们还能晚上去逛一逛夜市。

……

这段日子他没在县衙,江主簿跟丁宣配合得好。城中的夏家跟高家还是安分守己的,没作什么妖。家家户户都种了树,这梨树、枣树可以结果子拿去卖,又能防风固沙。杨树就是种植在周围改善土壤结构,柳树可用作药材,柳树叶跟枝叶可用于治疗胃炎、腹泻、叶跟花能治疗咳嗽、哮喘跟肺炎。柳树叶还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湿疹、红肿热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郑山辞当初就选定了这四种树,杨树能防风固沙,以后多种些还能做木材,余下的三类树就能提供经济价值。百姓把药材卖了,知道这事可以得银子,便会更加卖力的种药材跟树了。新奉县的土壤还是脆弱的,要一年一年的轮作,今年种了药材,明年可以种一些粮食,这般下去才能持久的发展。

江主簿来求见郑山辞,旺福通报后让他进去了。

“郑大人,您要我为郑小少爷请先生的事,下官办妥了。”江主簿得了郑山辞的话,心里重视,尽心尽力的找。找一个会读书的女子或哥儿还是难的,他寻了许久找到了寡妇马氏。她的父亲是当地的秀才,跟着家里的兄弟一起读书写字,他父亲去世后,家里的人心就散了。兄弟分家,家里的东西没有给她留下半分,相公又生了重病撒手人寰,只她带着孩子到处谋生计。孩子还小,离不开人。相公那的亲戚也不顶事,不肯来照看。相公是个破落户,家中银两也没有。亲戚只当他们是来打秋风的,不肯援助。

这给人钱财和照顾,也是要看以后的报答的。这么一家门户有甚出息的,给了钱财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照顾,农户家里都忙着,谁要去替别人照看孩子了。

马氏学识是有的,教郑清音每天不过两个时辰,她托了邻居帮忙照看孩子,每个月给邻居一些钱做回报。

郑山辞点头:“明日你让她来郑府。”

江主簿见郑山辞满意,心中一喜忙不迭应下了。

他从郑山辞那出了门,心里还是乐呵的。光说郑山辞还未来时,他便同戚县丞不对付,现在戚县丞不在了,丁县丞是个好相处的。以后郑大人任期一到,走了,他同丁县丞守望相助也是不怕这些的。

新奉县这地如今人人都是鼓着劲儿,只要勤快一些,他们就能赚到银子,这日子更有盼头了。村子里的流氓跟混子看了他们赚了这么些钱,眼睛发直,也是扛着锄头下地种药材去了。这日子让别人瞧见了,是赚钱的营生,他们才会纷纷效仿。

朱典史带着衙役整治镇乡的小流氓,要是有了错处就抓进牢里吃牢饭。

朱典史刚摁了两个小偷,看见虞澜意从酒肆里出来,忙不迭见礼。

“虞少爷。”

“朱大人啊,你多关照一下我们的酒肆,不要让混混来捣乱。”虞澜意看了一眼两个小偷嘱咐一句。

“虞少爷放心,我定不会让他们搅了这里的生意。”朱典史抱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