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2 / 2)

加入书签

说来他如今二十二岁,比这些少年也大不了多少。郑山辞好生问了一下课业,有几个少年谈吐不凡,郑山辞点点头,待他们下场时,他正好是任期第三年,这政绩也包括学政。

郑山辞便出了几个题考考他们,等他们回答上来便夸了几句。

“郑大人是进士出身,得蒙郑大人的教诲,都是他们的福气。”一个岳姓乡绅说道。

“都是有灵气的,稍加点拨,后年下场有望取得功名。”

众人皆是一副喜滋滋的样子。要说郑大人也没让他们做甚,反而让他们心里更大胆了,想着去岚县做生意了。再说了,他们去开铺子赚些钱回来也是花在了新奉县。有些实木庄就不去掺和这事,新奉县的客人可他们吃了,做的桌椅还要订单的,把技术提升好了,再把桌椅卖到岚县去。

郑山辞确实也不怕众人去岚县安家了,古代对人的籍贯这些管得很严,不会轻易让人改了籍贯。他们去岚县做了生意,以后受益的还是新奉县。

众人纷纷满意的离开了郑府,得了县令的话,他们就安心回去了。女客那边还在谈论虞澜意身上的衣服跟首饰。

“真没见过,看着就华美。”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捂着嘴笑,“看来是外边的东西,应该是京城的。”

“我去青州最有名的首饰阁楼里都没见过,那缎子也是,摸着就很滑,水润润的,夏天穿着不知道有多舒服。”一个哥儿也说道。

宁哥儿笑了笑,“听说县令夫郎是长阳侯府家的嫡哥儿。”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惊道了,问宁哥儿是哪儿来的消息。

宁哥儿头一次被这么多人注视,他有些脸红说道,“我之前从驿站路过,李大人走时嘟囔了几句被我听见了。”

“难怪,李大人在公堂上对郑大人还在挑刺、甩脸子,第二天就那般热情去县衙寻了郑大人。”

“徐哥儿,料想你早就知晓了,还一味的瞒着。”一个小姐冷哼一声去抓徐哥儿的手,那力度不算大,带着点调侃。

“好姐姐,我是见虞少爷的姿态和常人不同才派了人去查,怕他们是有意瞒着身份故而不敢多言。”徐哥儿讨饶。

他们心照不宣,也知道得了消息不会告知其他人,这样的消息留着自己独享。看如今徐哥儿就成了虞澜意的好友,这般徐家也沾了不少好处。哼,这商人出身的哥儿就是精于算计,这般好手段。可惜,身份还是低贱的。

众人一路回去了。

……

虞澜意拿了果子吃,他说:“真没人注意到这席面有多讲究么?”

林哥儿听了一笑,“看出你用心了,没挑出什么错处就成。你也累了,还不如好好休息。”

虞澜意把自己埋在林哥儿的怀里,扯着他的袖子说:“大嫂,也不说说话哄哄我。”

“你啊可哄不了,得让二弟来。”

虞澜意气恼,心里又有些羞赧,自己去寻郑山辞。

席面自有侍从打扫,有些东西看着着实浪费,林哥儿便让人把这些剩下的东西拿去送给乞丐吃,免得浪费了。这每一次办席面都是浪费,不像他们在清乡村。要是在村子里办个席面,家家户户都拿了碗筷跟椅子去吃饭,根本就剩不下什么东西,有剩下的村民们就用自己的碗装回去。办席还有啥剩下的东西都是第二天热了吃了。

林哥儿想起在清乡村的日子还有些感叹。

虞澜意今日被新奉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