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2 / 2)

加入书签

郗氏仔细地与她说清来龙去脉:“沈娘子与方厨子打过交道,想必也知晓他是个因循守旧之人,只会做谢家惯常做的那些菜式,就怕去了冯家,人家让他做些新菜,倒丢了脸。所以……不知沈娘子这月十八至二十日可有空隙?我便想请你一同去冯家帮衬操持那席面,冯家已说了算上筹办的时日,会酬谢二十金,若是沈娘子方便,这二十两金中当分四成以谢沈娘子相帮之情。”

沈渺呆住了:“四成?……金?”

金?金子?真金吗??

你们大户人家做一顿饭那么贵的?竟然是用金子这种货币来流通的吗?

沈渺晕眩了,她在心里疯狂运算一两金子等于多少贯铜钱,算得指尖都微微颤抖了一下。

郗氏瞅了瞅她的神情,见她站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便犹豫地道:“可是太少了些?也是,这怪我突发奇想、思虑不周了。以沈娘子的手艺,四成的酬价实在有些委屈了沈娘子,毕竟还要耽搁沈娘子两日的生意,要不还是……十金吧?”

沈渺眼神立刻变得坚定无比,冲郗氏猛点头:

“谢家大娘子,不必说了,这委屈我受定了。”

第46章 你的名字

“行商风险无常, 为图保业安固,防火墙商号便犹如甲胄在身、坚实壁垒,可御敌在外。”

沈家小院中, 小方桌上摆着两碗粗茶, 一碟子炸黄豆,匆忙之下沈渺来不及准备,只能这般歉意地说怠慢谢家大娘子了。

但郗氏却说无妨,豪不嫌弃地坐在小凳上,还捧起茶碗轻轻喝了一口, 瞥了眼小院那只与鸡硬挤在一个窝里的黄狗,忍笑道:“来这儿又不是专来吃喝的, 何况方才已吃上了甚好的汤饼。”

两人都是务实之人,沈渺便也不寒暄了, 与谢家大娘子细细商议起那办方便面作坊之事。她提出要占三成的利,郗氏也没有多讨价还价,反倒好奇地问起何为“防火墙”。

这回没了不靠谱的中间人传话,沈渺三言两语便给郗氏解释清楚了。

简而言之, 资本主义尚未萌芽的大宋,谢家与其他大家族通常的家产打理模式只有母公司(家族本体)-子公司(家族名下产业如铺子、庄子、作坊)这样简单的二级运营模式,当上位者想要处置你时, 简直易如反掌,顺藤摸瓜便一网打尽了。

但后世的家族企业为了避免这类情况,有效保住家业, 会将股权架构做得异常复杂。要知道商海浮沉, 有时并非做错了什么才导致破产,反而是做得太大、太好、太打眼,时代容不下一家独大, 才会常有“一鲸落才能万物生”之事发生。

上辈子,随着自己名下的店越来越多,又渐渐涉及肉原厂、冷链运输、助农直播等行业后,沈渺也开始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构建多层公司架构,母公司甲持有子公司乙的股权,乙再持有孙公司丙的股权。当孙公司丙面临纠纷或风险时,由于股权与法人的隔离,风险不会直接蔓延到母公司甲。之后还能通过合法合规的股权代持、平台公司为中枢、独立的财务核算、合同约定资产界限、避免关联交易等等方式,从而在风暴中保全甲。

她为什么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开设汤饼作坊呢?一是对封建王朝下的商贸制度不信任,虽然大宋商贸法律的完备周全与宽容已是各朝之最,但她仍无法相信一家天下制度下的法律公平;二是谢家想将作坊开在边关,销售群体是较为敏感的将士与军需,她是小民思维,习惯了先规避风险,挣钱的同时她同样惜命。但这不代表她怂到不敢参与,她爷爷说过,做生意,便是拄着拐杖过河,要敢闯,也要小心。方便面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