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8(1 / 2)

加入书签

耳根子有点热,抬手抓了下耳朵:“还不到这个程度,只能说在村里提供了一些岗位,要推动乡村建设,我们还需要多多努力。”

明春晰揽着卿孟祝:“我们的公司才刚起步,以后会积极地承担我们的社会责任。”

楚彦桓摸了一下胸膛:“你要这么说,我突然觉得回来跟你们混也挺好的。”

第232章 上架的新茶很受欢迎

卿孟祝他们到了之后,直接提着东西去易岩柏家。

易岩柏的父母都在家,看到他们过来,热情地招待他们喝茶吃饼干。

卿孟祝说要带朋友到外面逛一逛,等回来再喝茶,顺便请两人准备午饭。

两人都热情地答应了。

卿孟祝带着周晏他们在外面看。

今天下了雨,外面的路不是很好走,卿孟祝还给他们一人分了一根棍子,权当登山杖,可以用棍子撑着走。

等爬到半山腰,看着云雾缭绕的青山,楚彦桓说道:“我读书的时候,跟同学去索村徒步,当时就想,为什么别人的村庄那么漂亮,我们的村庄一般般?现在看来,又不是我们的村庄不漂亮,收拾整齐了,都挺漂亮的。”

卿孟祝说道:“我们这里漂亮的村庄还真挺多,当人和自然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时候,就很漂亮了。”

楚彦桓:“对,你们就是帮助找到平衡的那群人。”

卿孟祝拍拍他的肩膀:“你也是。”

大家站在半山腰吹风,春天了,迎面吹来的风都是柔和的,带着湿润的气息。

卿孟祝给他们介绍:“那边的山种的是竹子,茶园在那边,现在茶园的规模还不大,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扩大三倍。”

周晏:“那岂不是要很多茶苗?”

卿孟祝:“对,采完春茶之后,我们就要将枝条切割下来培育,到时候拉村民进来一起种。”

周晏:“那可不容易。”

卿孟祝:“多摸索一下,应该不会有问题。到时候,我们提供茶苗和技术,合作户出土地和管理,并且负责采摘。我们按茶叶的品相收购,然后设立一个保底,保证合作户的最低收入之类的。”

周晏:“这样真好,大家肯定也想在山清水秀的家乡工作,不想出去打工。”

他们正在这边说着话,有穿雨鞋的村民从山上下来了,看到卿孟祝他们,过来打招呼:“卿老板。”

卿孟祝来得最多,大家都认识他。

“你们好。”卿孟祝点头跟人打招呼,笑着问道,“上山摘野菜去了吗?”

“对,采香椿、蕨菜去了。哎,你们吃不吃?尝尝我们这里的香椿?”

卿孟祝看对方要把香椿给他塞过来,连忙摆手:“我们不用,你留着自家吃。”

“吃不了这么多。”

卿孟祝:“那冻起来或者晒成菜干?”

“哈哈哈,这倒也行。你们这次过来是?”

卿孟祝:“看看今年这茬茶叶怎么样了?顺便看有没有竹笋?”

“有竹笋,那天我们都看见了,山上的竹笋还挺多,顺着竹鞭跟下雨冒泡似的冒,就是可能竹子种下去不够久,竹笋也没有很大。”

卿孟祝:“那我们上山去看看,大不大也不要紧,好吃就行。”

卿孟祝他们辞别了村民,继续上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