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2 / 2)

加入书签

冯凝香:“意思是,反正现在的土壤不够肥,想要种得更好,可以给土壤补肥?”

卿孟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补充土壤的基础成分,等基础成分补好了,再进一步补其他的肥。”

冯凝香感慨:“你们读书人真是一套一套的,我们哪知道这些,怪不得种了那么多年也不挣钱。”

赵和曦在旁边喊道:“一般读书人也不知道这个,反正我就不知道。”

谭文磊喊道:“赵总你又不是学这个的。”

赵和曦:“专门学的人,种不好地的也很多啊。”

谭文磊:“那倒是,我看很多农学生也亏钱。”

大家随口聊着,心里倒是更坚定了跟着卿孟祝干的决心。

等他们给所有的梯田施完肥,已经过了三天。

施完肥的梯田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

哪怕没有经验的人,看现在的土壤也知道现在的土壤比之前好得多。

赵和曦站在田埂上感慨:“我看你施这个肥、那个肥,施了一大堆,还想着这些肥料会不会互相打架,没想到出来的效果这么好。”

卿孟祝:“那是,我现在可是专业人士。”

赵和曦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只道:“那我也是专业人士,我现在算是个专业的农民了。”

卿孟祝拍着他的肩膀:“好事,专业人士都挺挣钱的。”

第109章 要给辣椒扣大棚吗?

土壤调理好了之后,卿孟祝他们开始移栽花椒。

花椒才刚出苗不久,枝条十分细弱,不过叶子倒挺油亮,看着还算精神。

赵和曦拿着育苗杯左看右看,有点担心:“这么小就移栽了吗?要不要等它们再长一长?”

卿孟祝:“移栽吧。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冷了,反而不太好移栽了。”

赵和曦:“现在就已经挺冷了。”

卿孟祝:“没关系,直接铺一层地膜再种,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种下去,还能帮助它们尽早适应地温。”

卿孟祝为了保护土壤,特地在网上买了可分解的地膜。

这种地膜属于环保地膜,半年内会自动分解,分解后不污染环境,对有机农业比较友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地膜的价格比较贵,一卷地膜顶普通地膜十卷。

卿孟祝现在不是很缺钱,稍微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买了这种地膜。

种植的时候,冯凝香他们特地带了烫膜器过来。

这种烫膜器是带把手的金属圆盒子,圆盒子里面放着燃烧的木炭,他们用的时候直接提着把手把圆盒子往地膜上烫,一烫就能烫出一个洞,比人工挖洞要简单方便得多。

卿孟祝之前还想着他们人工挖洞算了,没想到有这种方法,看到工具的时候很为大家的巧思而惊叹。

谭文磊:“以前种田的小工具可多了,分得也细,我以前还做了许多,可惜后来都用机器了,那些工具就收起来了。”

卿孟祝拿着烫膜器翻来覆去地看:“都是谁发明出来的?也太聪明了吧!”

谭文磊:“不知道,外地传来我们这里的。上世纪就传过来了,早不知道谁先用。”

冯凝香:“可能是出去打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