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9(1 / 2)
军过去劫掠。
不管什麽时候,发钱都是提高忠诚度的好法子。
汉人明显对河西走廊有想法,就是不知道这支商队到底是正经商队还是僞装成商队的暗探。
城里的吐蕃人什麽反应?会把他们赶出去吗?
不确定,先去探探。
莫贺达干觉得城里的主事人应该不在意商队的目的,或者是没精力去细究汉人商队来青唐城到底是为了什麽,要是怀疑的话这支商队根本就没法进城。
青唐城周边大大小小的城池十来座,都是前任赞普唃厮啰刚结束傀儡生涯时修建的,可以说是城池也可以说是堡垒,唃厮啰甚至靠这些堡垒耗退过党项李元昊的进攻。
这边本就各族混居,能发展起来也有汉人的功劳,怎麽说也是个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城,应该没空关注每一支商队。
来自西州回鹘的倒霉商人来到汉人商队落脚的客店,看到被一群熟人围起来的汉商立刻凑上前去。
汉话说的蹩脚没关系,他的热情足以弥补语言上的不足。
——汉家的朋友你们好哇~
语言不通是经商大忌,经常出远门的商人都会说好几种语言,汉话没法交流就换别的,多换几种总能找到能顺利交流的语言。
来自汉家的商队成员乐呵呵和凑上来的番邦商贾交换信息,这条商路走了那麽多年,怎麽和这些番邦商人打交道他们都门清。
商队首领叫刘安,是西北一带出了名的大商。
商贾逐利,但也有更高的追求,他大冬天的从秦州跑来青唐城当然不是单纯为了生意。
听说党项人开始明目张胆的劫掠商贾了,让他来看看到底是哪个倒霉蛋。
莫贺达干:???
怎麽忽然感觉背後凉凉的?
不管怎麽说,商贾们凑到一起气氛还是很快活络了起来。
西北一带的商人活动范围不算太广,他们在边关做粮食买卖,在淮南做官盐生意,到江浙买卖丝绸布匹,在陇青藏则是做茶叶生意。
有时候跑的远了会去南洋转转,不过很少会往更远的西域那边去。
西域不归大宋管,虽然那边的政权也接受大宋的册封,三五不时也会到京城进贡,但是毕竟不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跑太远风险太高,他们不和异域商人抢生意。
西北的商贾大多围着大宋、西夏、吐蕃这三个政权的交界处打转,番邦商贾大多不会深入中原,而是在西域和中原之间奔波,两个群体之间有竞争但不大。
商人讲究和气生财,就算有竞争也不会针锋相对,一群人凑到一起很快就能打开话题。
倒霉的莫贺达干喝了口奶酒,第不知道多少回在熟悉或者陌生的商人朋友们面前痛骂党项人不讲道义,“那些拦路抢劫的党项士兵甚至连僞装都不屑于僞装,穿着盔甲就抢走了我们的货物。文殊菩萨在上,他们会遭报应的!”
商贾到哪儿都要交过路费,夏国的过路费本就比别的地方更高,每次路过还要尽量把车队里的好东西都藏起来,否则就有可能被检查货物的党项人硬抢过去。
可是以前再怎麽欺压克扣也还是会给他们留点东西,现在可好,他们一点都不给留全部都要抢走!
他损失了所有的货物,损失了十几个商队的护卫,损失了一直追随他的管家和家丁,损失惨重啊!
刘安听的摇头不已,“太上老君在上,他们会遭报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