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3(2 / 2)

加入书签

二极管思维要不得,人的想法也是会变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沿边可供开垦的田地很多,再多前来归附的羌人部落都能安排,不怕人口多,就怕人口不够多。

“元帅,苏大人厉害着呢。”姚古这些天跟在苏景殊身边,亲眼看着他早上和羌人唠下午和留守的将士唠,最初还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唠了几天後也反应过来了,“现在不光寨中守军恨不得冲出去大杀四方,前来避难的羌人部落更是只恨生错了时代。”

狄青不明所以,“什麽叫‘只恨生错了时代’?”

姚古耸耸肩,“要是生在大唐,他们就是名正言顺的大唐子民,哪儿像现在这样想为国效力还得先投个降。”

“是归附,不是投降。”苏景殊纠正道,“只要羌人部落不曾与大宋为敌,他们就用不着‘投降’。”

姚古小声嘟囔,“又没有区别。”

狄青:???

“什麽情况?”

苏景殊矜持的笑笑,“没什麽情况,就是做了点思想工作。”

军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几乎没有,将领文化水平不高,士兵们更是大字不识一箩筐,单单和他们说要效忠朝廷保家卫国没用。

空话谁都会说,士兵们听了就忘和没听一样,得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来说,最好让他们有参与感。

什麽是家?什麽是国?为什麽要保家卫国?

将士们连为什麽要保家卫国都不知道,让他们为了朝廷拼命几乎不可能。

这一点民间的教派就做的很好,白莲教、摩尼教在民间教衆颇多,教衆为了教主情愿散尽家财,也能义无反顾的豁出去性命,洗脑能力可见一斑。

思想工作大同小异,西军本就是大宋最有血性的军队,给这里的将士讲何为家国天下比给其他地方混日子的兵油子讲效果好的多。

羌人部落对大宋没有归属感,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往前挪一挪,按照大唐的版图来让他们重新凝聚出归属感。

大唐盛世,万邦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别管是羌人还是汉人,提起曾经的辉煌总得有点触动。

羌人部落不在意中原王朝到底是谁当家做主,但是他们在意他们的部落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没有错,要是盛唐时的西羌过的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好日子,羌人部落们十有八九都能继续追随大唐。

如今没了大唐还有大宋,虽然大宋和大唐相比差的有点多,但是没办法的时候拿来当个替身也不是不行。

万一大宋支棱起来了呢?

苏政委清清嗓子,“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儒家孔孟一脉相承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在战时说这些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以德服人的确是後患最小的法子。

自古知兵非好战,深谙用兵之道的人并不喜欢用战争解决问题,诸葛丞相七擒孟获就是这个道理。

他不确定西羌部落要抓几次放几次才能心悦诚服,反正应该不至于打七次才能打服。

西北和三国时期的南中地区不一样,西军和诸葛丞相麾下的蜀军也不一样,大部分部落撑不到第七次就全被杀光了。

寨中将士严整待命,随狄青一同回来的将士也整整齐齐列队校场。

看模样和离开时没什麽两样,可是精神气儿和离开时判若两人,他们打鸡血了?

姚古煞有其事的解释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