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6(1 / 2)

加入书签

的可靠之人去推行的情况下也只能起到好心办坏事的用处。

他不敢保证改动後的青苗法会不会往好的方向走,也不敢保证替换之後的官员能不能摒弃私心,更不敢保证穷苦百姓能不能在新法感受到朝廷的恩泽。

他什麽都不敢保证,又何来颜面要求朝中大臣按照他的想法走?

以前总觉得仁宗皇帝手底下那麽多宰辅之臣还顾虑这顾虑那太软弱,真轮到他自己当家做主才发现瞻前顾後是应该的,不瞻前顾後那叫愣头青。

万千百姓的衣食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没那麽大本事一直保持果断。

实在不行的话,停一停也没什麽。

太子殿下:……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半途而废的试探走来了。

小郎啊小郎,你是爹爹肚子里的蛔虫吗?

半途而废要不得,爹爹现在缺一碗他和小郎联手酿造的心灵鸡汤,喝完信心就回来了。

他爹才三十出头,接手的大宋还是个烂摊子,年轻的皇帝在对抗朝堂的路上会犹豫很正常。

不要自我怀疑,也不要气馁,大宋还没烂到经不起一点折腾的程度,他们有试错的机会,人生在世哪能一点挫折都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试着试着就成功了。

年轻人要有干劲,他们又不是知错不改,这不是正走在改进的路上吗?

政事堂的相公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别看他们嘴上说着要走,现在这种情况只要爹爹不强硬的将他们贬出京城他们肯定不放心离开。

爹爹不着急,不就是去劝相公们放宽心继续坐镇京城,他去就是了。

唉,大宋没了他可怎麽办哦。

半个月後,收到小金大腿碎碎念的苏景殊神色复杂。

就是说,你们父子俩的角色是不是拿反了?

还有太子殿下,您没发现哪儿不对劲吗?官家这是忽悠你干活呢。

第180章

*

苏景殊不确定官家是不是真的有叫停青苗法的意思,但是他可以确定官家表现的那麽可怜是在忽悠人。

犹豫或许是有的,可真的犹豫到想放弃的程度吗?未必。

成年人的世界真复杂,小金大腿还是太单纯了,不像他,他这种在大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过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官家的真实用意。

小小苏看的直摇头,看完後趴在桌上瘫了一会儿,然後猛的坐起来,让厨娘准备点下酒菜,他要去找知州大人喝酒聊天。

後院,围坐在亭子里煮酒赏雪的白玉堂和沈仲元:……

看看酒,再看看菜,好吧,是人不对。

两个人的目光太显眼,想当看不见都不行,苏景殊溜达过去,一脸深沉的说道,“我现在需要一碗鸡汤,心灵鸡汤,许大人亲自熬的那种。”

白玉堂和沈仲元不知道所谓的“心灵鸡汤”是什麽,但是听他们苏大人的意思肯定不是厨房里炖的鸡汤。

搞不懂。

厨娘的动作很快,苏景殊没在後院待多久就提着食盒出门了,留下亭子里的两个人面面相觑,等人走远才继续喝他们的。

人闲下来就喜欢唠嗑,混朝堂的感觉和闯江湖完全不一样,忙的时候没空想,闲下来回头一看,嘿,他们可真厉害。

听说有地方因为推行新法导致民怨沸腾,再看看他们登州,呜呼,更厉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