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8(1 / 2)

加入书签

後来传播范围变广,贫民有没有找官府借钱的打算暂且不确定,那些日常放高利贷的富家大户先急了。

官府收利放贷他们怎麽办?朝廷自诩不与民争利,怎麽这会儿又想和他们争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州衙这边还好,县衙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悄悄去打探消息,那些本地出身的差役更是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很好,重点观察对象名单来了。

大宋民间的高利贷非常普遍,但是普遍不代表这东西合法,放印子钱在律法中属于“私铸钱”“行滥钱”的范畴,民不举官不究,一旦闹到官府衙门,借钱的放钱的都得受罚。

以前是朝廷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朝廷准备把这个“生意”揽到自己手上,那些放印子钱牟利的大户自然会新生不满。

有意见也没用,百分之三百的利息缺不缺德?

知道干的是缺德事儿就低调点,主动跳出来闹事的话也别怪官府不讲情面。

苏景殊本来觉得青苗钱收两分利息很过分,但是和民间那些高利贷相比两分根本不算什麽,大不了就先用青苗钱把民间高利贷打压下去,然後再想办法降低利息。

两分息,唉,两分也是高利贷啊。

登州境内各种小道消息涌现,心思活络的已经想法子打听其他地方情况,官府出钱贷给百姓的事情并不多见,该不会是他们登州知州的主意吧?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京东路其他州县的告示都贴出来了。

咋?朝廷真要和他们抢食儿?

登州大户惶惶不安,在冬天到来之际,官府的告示终于姗姗来迟。

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死了。

庞昱蹲在廊下啃玉米,一边啃一边听白五爷骂人。

以前没机会和江湖大侠相处,来登州後才知道能飞檐走壁的白大侠也会经常被气的想杀人。

差事不好办,办不好差的不只有他自己,嗨呀,心里好受多了。

庞衙内将啃完的玉米芯放在另一个盘子里,拿出一根新的接着啃。

登州果然是个好地方,州衙门口那几块地就是他过冬的动力,太好吃了嚼嚼嚼。

玉米是刚种出来的,常见的玉米红薯棉花之类的他大概知道几月种几月收,像甜菜西红柿那些拿不准的就随便洒,几月份出苗全看种子心情,出苗之後他再做记录。

留给他们吃的鲜玉米不多,或者说,州衙旁边那几块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不能放开来吃,那些东西大部分都要存起来当种子,等种子囤够数了才考虑其他用处。

难得庞衙内喜欢啃嫩玉米,于是今年留下来打牙祭的分例大部分都送他那儿去了。

没办法,孩子大老远来到登州,总不能在吃上亏待他。

苏·成熟的大人·景殊如是道。

沈仲元抱着一堆公文进来,绕开院子里的白五爷走到廊下,“这都骂了一下午了,怎麽还没骂完?”

“骂一下午是因为五爷只回来了一下午,你明儿再来,到时候五爷可能就是骂了一下午加一晚上。”庞昱往旁边挪挪,给老沈留出过路的地方,“沈大人,要来一根吗?”

沈仲元笑着拒绝,他两只手都占着,没有第三只手用来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