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5(2 / 2)

加入书签

清白的倒霉蛋他能想法子捞,已经被染黑的倒霉蛋怎麽捞?

所以最好在他染黑之前先把人拦住,歪门邪道学不得,老老实实当官就行,千万别学其他意志不坚定的官员。

身为难得一见的三元及第,不能被坏官一勾搭就勾搭走。

为了给登州找个合适的知州,太子殿下也是操碎了心。

知州的官职不低,可以从正在等待补缺的清闲官员中挑,也能从京城的在职官员中挑,大部分时候都是选前者。

不过这次情况特殊,政事堂和六部的高官都倾向于直接从朝中调人去坐镇登州。

选人是个耗心力的活儿,太子殿下表示,他刚接触朝政的时候都没这麽上心的了解朝臣的情况。

苏小郎,你要是学坏对得起谁?

太子殿下火急火燎的挑人,吏部也火急火燎的举荐合适的人。

不怪他们沉不住气,他们怕慢了的话官家能直接让苏景殊正式兼任知州一职。

官家办事不按常理,谁都不敢保证他会不会那麽干。

出于对官家的不信任,吏部连可能会出现什麽场景都设想好了。

地点:御书房。

人员:官家和吏部尚书。

情节:吏部尚书据理力争说新科进士不适合上来就当知州,苏状元才十几岁,需得好好磨磨锐气才好让他独当一面,不能拿整个登州的百姓开玩笑。官家不听,程元在各地当了那麽多年的官都能把登州治理成那个鬼样子,年轻人再差劲还能差劲到哪里去,他不信他点出来的状元郎还比不过一个贪赃枉法逼得百姓不得不落草为寇的垃圾。

结局:吏部尚书无法反驳,官家更胜一筹,登州身为人口超过十万户的大州,最终沦落到和人口不过万的小州一样连个牵制一把手的官都没有。

最糟心的是,官家的理由没法反驳,因为程元太差劲,朝中随便找个人过去都能比他干得好,小苏状元当然也不例外。

就程元那本事还能当上一州知州,简直把吏部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他的考核谁给过的?谁给他的资格满大宋的祸害百姓?

什麽,吏部负责审核?

回旋刀紮到自己身上,吏部的官员气的吐血。

之前想着那家夥是庞太师的外甥,考核的时候卖庞太师个面子给他个好前程,谁知道卖好竟然能卖出这麽个结果?

六部的官员流动性很大,在吏部干几年去刑部,去刑部干几年去户部,把六部轮过来一遍也有可能。

现任吏部尚书上任时间不长,程元的案子出来後直接把庞太师和之前负责考核程元的吏部官员全弹劾了,连已经调去户部的前任吏部尚书都没能躲过去。

他不高兴别人也都别想高兴,要糟心就一起糟心。

为了不让官家胡来,吏部尚书联合政事堂的宰相们一起选了个合适的人选出任登州知州,人选一定下来立刻让人收拾行李离京,连告别亲朋好友的时间都不给他留。

别的官员上任之前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和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登州情况紧急,等任满回京再联络感情也来得及。

官家想提拔小苏状元的意思太明显,再不走就真来不及了。

许遵:……

官家:……

官家想说,他也没那麽不讲道理。

事已至此,官家辩解也没人信,何况他也没想辩解。

当皇帝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当个不讲道理的皇帝比当个讲道理听劝的好皇帝更舒心。

名声比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