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7(1 / 2)

加入书签

心,他没力气以死谢罪。”

白五爷临走时交代过,他把人带进房间後就下药给他迷晕了,药量足够大,药倒一头牛都没问题,别管武功多高都得趴下,到明天晚上都不一定能醒过来。

苏景殊松了一口气,“晕了好,晕了好。”

晕了总比死了强。

李坤干什麽都不瞒着严冬,怕是也没想让他活着回辽东。

连小诸葛这种生人都能轻易给他下药,李坤想要他的命简直是轻而易举。

夜色静谧,州城却是个不眠夜。

禁军深夜入城,先下令封锁州城四面城门,然後兵分两路围了李府和知州府,李坤和程元被从被窝里拉出来,直到和手下亲信一起被押进大牢都没反应过来到底是怎麽回事。

被围的不只程元和李坤府邸,还有严冬透露出来的厢军副指挥郑宏以及西郊的铁器作坊。

死心眼有死心眼的好处,严冬在李坤手底下待了两年多,李坤根本没想过他会弃暗投明。

铁器作坊里的工匠日夜赶工铸造假钱,禁军过去直接抓了个人赃俱获,工匠、钱范、假钱全都带回城当证据,证据确凿让那李坤想狡辩都没法狡辩。

白玉堂在作坊里蹲了半夜,他以为晚上作坊里没人,本来打算拿了钱范就走,没想到这作坊日夜不休,蹲了半夜愣是什麽都没碰到,反而蹲到了冲进去抓人的禁军。

白五爷:骂骂咧咧.jpg

通判府里,苏景殊跟着忙活了大半夜,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才有空喝口水缓口气。

包拯等人和禁军一起进的城,进城之後没有去州衙,而是直接到了通判府。

有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在,苏通判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几分,忙活完回来也不消停,到书房把他这几天整理出来的证据都拿出来,连说带比划的说登州的官场有多黑暗。

可能所有的地方官场都那麽黑暗,但是他没去过别的地方,这辈子最了解的一个是眉州一个是登州,都他娘的骂八百遍都不够。

包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等他骂完才不紧不慢的拿出几封信,“景哥儿先歇歇,过来看看这些。”

小小苏吨吨吨喝了好几杯温水,润好嗓子打开一瞅,大惊失色赶紧喊冤。

“包大人您听我解释!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下官那麽做是有原因的!!!”

第148章

*

苏景殊以为那些退休官员中可能有他爹认识的人,生怕告状的信会在结案之前寄到京城让他有口难辩,万万没想到来自他爹的发难没等到先等到了他们包大人的“温和”问候。

不是,那些退休老臣给包大人写信告程元和李坤官商勾结也就算了,怎麽连他一起告?

他才来登州几天?眼见不一定为实啊老大人们!

小小苏欲哭无泪,要不是已经过了满地打滚的年纪,他能当场哭天抢地喊冤枉。

就算不能满地打滚,喊冤的流程也不能少。

不是他强词夺理,青天大老爷明鉴,他是真的冤枉啊!

公孙策站在旁边忍笑忍得艰难,看着这小子喊冤叫屈也不帮他说话。

他们这些天巡视军营不在城里,所有消息都是从别人口中得来,并不清楚州城里具体发生了什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