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7(1 / 2)

加入书签

有父母主动把孩子卖掉,也有父母在孩子丢了之後疯狂去找,新上任的襄阳太守金辉听上去像个好官,接到报案後连王府也敢去查,可惜他初来乍到没有根基,并没有找到襄阳王拐带幼童的证据。

“先生,您觉得金太守是真心想和襄阳王作对吗?”新上任的苏御史搓搓下巴,凑到旁边的开封府智囊耳边小声问道,“我怎麽感觉像是在做戏?”

按照正常逻辑,打上门应该是在找到证据之後凭证据抓人。

王府是襄阳王的王府,外头有官兵来查,他肯定把所有的痕迹都清扫干净才放官府衙门的人进去。

不对,那是王府,只要襄阳王不愿意,以太守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去搜查王府。

襄阳王既然敢让他去查,王府里肯定查不到任何证据。

金太守无功而返,反而像是在给襄阳王洗脱嫌疑。

他们来的路上包大人说过襄阳王治下的官场已经烂透了,外来的官员想安安稳稳当官要麽同流合污要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虽然金太守刚来襄阳没多久,但是难保他不会和襄阳王同流合污。

马克思说过,怀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态度。

所以,查案应该怀疑一切。

苏·未来的青天大老爷·景殊说道。

公孙策无奈道,“金太守是包大人举荐来襄阳的,他先前在兵部为官。”

小小苏立刻放弃怀疑,“包大人举荐来的啊,那没事了。”

既然是包大人举荐来的,那肯定是想和襄阳王硬刚,只是经验不足反而让襄阳王摆了一道,人活一世哪儿能一辈子不掉坑,他能理解。

反正就是,包大人甄选,人品有保障。

公孙策:……

这小子。

金辉的确是包大人举荐来的,前些日子包大人弹劾王伦和荆州大小官员赈灾不利,当时他们还不知道王伦和襄阳王私底下有联系,只是觉得荆州这水灾来的古怪。

官家当时没有撤王伦的职,只将荆州襄州的一把手给换了,没想到换的只是小喽啰,真正的罪魁祸首还在後面。

金辉金大人之前在兵部当职,性子耿直但有些急躁,的确能干出没有证据就直接带人冲到襄阳王府搜查的事情。

自从兵部侍郎秦彭年私通辽国泄露北地战况,朝廷便对六部的官员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连打杂的衙役都是查过祖上三代才放进去,任职六部的官员审查自然审查的更加严格。

金大人先前是兵部侍郎,能力如何他不做评价,人品肯定没问题。

不过包大人只说金大人是个暴脾气,没说他如此沉不住气。

公孙策皱起眉头,打算晚上到客店和包大人说说,看看金大人是不是有别的打算。

大道士带着小道士在茶楼喝了会儿茶,用茶水点心填饱肚子,然後在门口不远处挂起招子等待有缘人上门。

苏景殊蹲在算命招子旁边,感觉他们不像大道士和小道士,更像大乞丐和小乞丐,只是身上比乞丐干净而已。

“大爷、大娘、哥哥、姐姐,路过的好心人们,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不要鱼,不要肉,给个窝头就行QAQ~”

小道士可怜巴巴的蹲在路边,嘴里小声嘟囔着什麽,路过的大娘见不得这麽俊秀的小郎君饿肚子,从挎着的篮子里拿出个刚摘的枇杷塞到他手里,临走时还摇头叹气,“可怜见的,造孽啊。”

苏景殊:……

公孙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