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1 / 2)
行万里路,大宋的水运极其发达,他还挺希望全大宋到处跑来着。
一直留在京城其实并不是好事,汴京太过繁华,在京城待久了很容易被繁华迷了眼,也会看不到外面的苦难。
他都那麽努力的考上进士了,总不能开场即巅峰。
既然做官那就当个能为民做主的好官,先定个小目标,和包大人一样当个能让百姓放心喊冤的青天大老爷就行。
要是别的朝代或许还能躺平,大宋不行,大宋还有个靖康之耻在前头吊着,他不想哪天一觉醒来就经历国破家亡。
为了将来不那麽惨,只能现在就开始努力。
只他自己努力还不够,小金大腿必须跟着一起努力,他努力是事倍功半,小金大腿努力是事半功倍。
太子干什麽都比别人更方便,要不是拐带太子容易直接让他的仕途走到尽头,他甚至想带着大宋未来的皇帝一起下基层。
什麽都别说,下基层就完事儿了。
赵二郎竖起耳朵听他们说话,探出脑袋插嘴道,“哥,也有不用出京的,那个那个,就是前两年的五甲进士,他们现在还在京城等着补官呢。”
别看他年纪小,他现在知道的可多了。
就是教他读书的先生们不会因为他知道的多就让他少学几本书,一到上学的日子就要学各种看不懂的书,最近更是讨厌的连话本子都不让他看。
他好不容易能连蒙带猜的看懂话本子上写的东西,凭本事看懂的话本子凭什麽不让他看?
过分!
赵二郎越想越气,正想和他哥抱怨教他读书的几个先生有多讨厌,就看到他哥掰了根柳条朝他走来,旁边苏家小郎还煞有其事的说“算了算了”“小孩子童言无忌”。
啊?要打的是他啊?
赵二郎倒吸一口凉气,二话不说带上还在仰着头看杏花的小弟扭头就跑。
他又没说小郎一定是五甲,只是说上一届的五甲进士都在京城,那麽激动干什麽啊?
赵顼鼓着脸甩柳条,“算他跑的快。”
他连二甲都觉得不可能,臭小子可好,直接到五甲去了,小郎犯了什麽滔天大罪要让他去五甲?他殿试的时候把皇帝揍了还是把太子揍了?何至于沦落到五甲?
苏景殊有点想笑,但是看小金大腿那麽生气,只能强忍着不笑出声。
按理说考中进士之後都有官可做,但是这些年大宋的冗官越发严重,当官的途径不只有科举,还有别的各种考试恩荫,官位一共只有那麽多,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候补的官员。
其实不止是上一届,已经连着好几届都是只有一甲的进士能被好生安排,後面二甲三甲四甲都差不多,找有空缺的县去补缺。
空缺多的话就从好的地方找,空缺少的话就算是偏乡僻壤也得去。
上一届的进士里,前四甲全都走马上任,只有第五甲的进士还在京城蹲冷板凳。
空缺不够,就慢慢等吧,有空缺就出去当官,没有空缺就一直等。
等啊等啊等,等着等着就等到了下一届的进士出现。
要麽这麽个留在京城,他宁愿外放到山沟沟里去。
一边是皇帝觉得手底下的人不够用,干什麽都找不到可用之人,一边是大量候补官员没活干,只能守着冷板凳等空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