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4(1 / 2)
的舆图,带上纸笔去外间,准备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苏景殊想了想,于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和炭笔做笔记。
公孙先生都拿出了讲课的架势,他这个当学生的肯定不能让先生讲的不尽兴。
机会难得,他爹从来不会这麽教他,只会“啊?这还需要讲?”然後嫌弃他是个笨小孩儿。
哼,能让他请教的老师多的很,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人缘而已,他人缘比老苏还好!
小小苏端端正正坐好,两眼亮晶晶的等着老师开始讲课。
白玉堂:???
那什麽,他是不是也要准备纸笔?这麽严肃的吗?
白五爷身上没有功名,但也是读过书的人,四书五经不说本本精通,反正出门在外从来没有因为文化水平不够吃亏。
他出师後好多年都没坐这麽端正过了,还真有点不习惯。
公孙策挂好舆图,回过头看到两个人端端正正坐在那里颇有些忍俊不禁,“不用那麽紧张,就是和你们说说西北的局势而已。”
形式瞬息万变,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就变成了另一种情况。
他不敢说他说的都对,凑活着听一听吧。
大宋武力疲弱不是近些年的问题,而是开国时就留下的顽疾。
盛唐太过耀眼,周边各个部族都沐浴在天可汗的荣光之下,万邦来朝何其辉煌。
但是安史之乱之後,朝廷无力掌控周边那些部族,边疆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如此才有唐末五代的乱象。
太祖皇帝建立大宋後逐渐平定各方,只是当时平定的还不够,北方、西北、西南各个地方都处在动乱之中,虽然大宋占据了中原,但是却称不上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宋的朝臣都不觉得他们的王朝能维持百年,也不敢那麽觉得。
他们觉得大宋可能会步前头那些王朝的後尘,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就会消亡。
昙花一现般的王朝,自然不用在制度上过多上心,没准儿後面就能出个唐太宗那样的天纵之才一统河山,大宋只是後来者的垫脚石,有什麽问题都留给後面那位可能出现的开国之君。
但是出乎意料,大宋撑下来了,还一撑就到了现在,如此一来,那些开国时留下来的问题就很要命。
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中原彻底暴露在辽国的铁蹄之下,西北有西夏崛起,大宋同样失去了历代中原王朝都能依赖的天然屏障。
北方的情况暂且不提,他们今天只说西北。
西北有河西走廊,那片土地自汉唐以来就是和西域外族交往的必经之路,即便如今经济上不再繁荣,在边防而言也不能掉以轻心。
河西走廊在大宋的掌控之下,中原应对西北外族入侵时就能从容不迫,可那块地方被外族占据,外族就会对中原産生极大的威胁。
西夏抢走了银、夏、绥、宥等州,大宋和他们就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
党项人人皆兵,骑兵的战斗力相当强悍,只要他们占据银、夏、绥、宥各州,之後不管是入侵大宋还是抵抗大宋都占尽优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