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2(1 / 2)

加入书签

不知道说什麽好。”何尚书想起那个卷宗就直摇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今的读书人真是越来越不顾礼义廉耻,要是做了官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百姓。

何烈简单将案子讲给包拯听,说完之後继续感慨,“幸好祥符县令是个有本事的,换个不那麽细致的官来审案,那颜生和柳小姐的性命就都保不住。”

一个冤死,一个殉情,留下真凶逍遥法外,也不知道他们怎麽想的。

包拯听完也沉默了,开封府管的事情很多,但是教育方面的大头却有专门的衙门去管。

开封府附近什麽时候出了那麽离谱的风气?听着比裹脚缠足还要令人不适。

“祥符县令政绩颇好,如此人才不能埋没,老夫准备举荐他去提点刑狱司。”何尚书摇头晃脑,他其实还想让人到刑部来任职,但是官职太低的话是罚不是赏,官职太高的话资历又不够,还是得再历练几年才行。

包拯点点头,“刑狱不可轻忽,需得有心思细致方能不出冤假错案。”

祥符县令,他没有记错的话,祥符县令苏涣好像是苏家小郎的伯父。

前些天去中牟县办案的时候公孙先生提过,景哥儿要去祥符县探亲,怕祥符县和中牟县一样藏污纳垢,去之前特意打听了一番祥符县的情况如何。

只能说幸好祥符县令不是李城南。

包大人感慨了几句,送走何尚书後喊来公孙策和展昭,“展护卫,将军府已由禁军看管起来,稍後你代本官给狄将军传个话,清者自清,此案开封府必还他清白。”

展昭抱拳领命,“属下这就去将军府。”

包拯摆摆手让他快去快回,然後摇头叹道,“西夏不足为惧,我担心的是文相公那里。”

本朝没有文武相争,因为武将从开国以来就被打压,如今狄青手握重兵位高权重,朝中有人怕他生出异心也可以理解。

问题是正常防范已经足够,何必非要无罪硬说有?

公孙策温声问道,“大人,官家的态度如何?”

包拯双手负後,“官家愿意让狄将军娶乐平公主已经表明态度,奈何朝中有些人非要闭上眼睛看不到。”

公孙策摇摇头没有说话,包大人没有明说他也能猜出来非要闭上眼睛当看不到的是谁。

当今圣上看着和仁宗皇帝一样好脾气,内里却是个有主意的,此事之後政事堂怕是要动一动。

将军府的命案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消息灵通的太学也在讨论。

朝中大臣因为立场还能吵个有来有回,街头巷尾和大小学堂也在吵,只是吵的和朝堂上略有不同。

所有人都觉得狄青不可能叛国,他们吵的是背後陷害狄大元帅的究竟是谁。

“明明文相公才是看狄将军最不顺眼的那个,狄青以前还在我爹手底下领过兵,他们凭什麽说我爹是幕後真凶?”庞小公子拍桌怒道,恨不得把那些胡说八道的家夥全都打出京城,“我爹对朝廷忠心耿耿,庞迪姓庞怎麽了?天底下姓庞的多了,难不成所有姓庞的犯了事儿都能怪到我爹身上?”

他爹冤死了好吧!

旁边的苏景殊和赵清:???

“庞迪犯事儿?”

庞昱撇撇嘴,“我就是说说,没说他真犯事儿。”

赵清看他这反应就知道有故事,“庞迪不是你堂哥吗?你们俩关系不好?”

“你要有个成天想给你爹当儿子的堂哥,你们俩关系能好吗?”庞昱哼了一声,咬牙切齿骂骂咧咧,“是,全京城都知道我庞昱是个无能纨绔,但也不能因为我是纨绔就要抢我爹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