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7(1 / 2)

加入书签

放榜当日,金门下人群潮动,各府探消息的小厮更是在天还未明的时候便找好了位置,方便第一时间给主家传递消息。

金门旁的茶肆之上,易澜山手持一把折扇不断挥动着,他时而看看涌动的人群,时而又看了看对面一袭青山邀月服的阿笙,此刻她正低头抿了一口香茶,神情倒是惬意。

易澜山一把收起那折扇,几分打量地看着阿笙,一副琢磨的神情。

“说说,你都看好谁?”

阿笙听闻这话,抬首看向易澜山,见他一副当真好奇的模样,不由开口道:

“怎么,你们易家难道也送了人去?”

易澜山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嘿嘿”笑了两声。

“如今民社日渐成熟,人数也不断壮大,民间对于荐官制的意见越来越大,平南学考之后,不少世家是看清楚了自己家里的都是些什么货色,若是靠着家里荫封度日,家道中落也不过迟早的事,所以都盯着这恩科,想逼着自家那些纨绔上进一些。”

“我家老子觉得自先帝开始,天家就有意多引进人才……”

说到这,易澜山压低了声音,“天家是不想世家专权过甚,而取消荐官制,改用恩科从民间择选人才,也能稀释一下朝中各方势力。”

“咱们圣上现在虽然没能完成这件事,但新君必然继续推崇。”

“既然是必然趋势,提前适应也是应该的。”

“我家今年倒也送了几个小子去试试身手,也不知道能不能上榜。”

易澜山扁了扁嘴,“袁师兄家里更是下了死命,若是不上甲榜便没资格作袁家子弟。”

说着又“啧啧”两声,感叹袁家家训当真严明。

闻此,阿笙倒是想到了别的事,“我听说朝堂之上,有言官引用陈国的例子,认为央国不该固步自封,大有为恩科广开门路的意思。”

易澜山点了点头,“可不是嘛,朝廷多少言官都是被世家养着的,他们都能说出这论调了,足见风向变了。”

阿笙听闻这话敛了敛眉目,“前些时日,有几家民社的领头人被几个大族收揽了,他们这番论调,怕也是为了给自己人开路。”

谁为朝官,为何官职并不重要,不变的还是世人逐利的心。

听了阿笙这话,易澜山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故作高深的模样。

“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啊。”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高才

黄旗开道,大马疾驰,人群之外马踏之声引得众人频频远眺。金门侍卫齐出,屏开众人,为侍官清路,原本热闹的金门,瞬间安静了不少。

众人翘首以待,欲知这又三年的恩科荣耀究竟花落谁家。

十二名吏官照例接过榜单之后,着手张榜。随着一张张榜单在高耸的城墙之上展开,欢喜声、唏嘘声糅杂成一片。

茶肆楼台之上,阿笙半支着头看着金门下这一番学子百态,清风浮动她耳旁的发,衬得她低垂的眉目更加定静。

甲榜之上红字描摹的五十席中多是熟悉的名字,除了品鉴会内的五位之外,另有十数人皆归宗亲王麾下,这番成绩定然是令人满意的。

阿笙的目光扫过榜首聂远二字,唇角不由勾了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