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2 / 2)
听安氏忽而这般问,阿笙方才缓声道:“是,裴院首与几位大家今日到京,我该去见礼的。”
安氏听闻她这话,笑着吩咐道:“是该去的,裴氏这位院首近年来少露面,今次因何事能得他亲自出席?”
阿笙闻此唇边的笑意勾得更深了些,“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裴院首一时兴起,冲着今日城中的问天宴来的。”
《博集雅卷》是裴怀之的心头好,也是他得意的藏宝,阿笙此番刻意书信一封与他,信中提及此番问天宴会邀请几位大家同赏,就算是裴怀之也免不了想看看,自己这件藏宝究竟能得多少名家的赞赏,因此,他必然会亲自前来。
有裴怀之这个由头,安氏早早便放了阿笙离开,待傅荣华来问安的时候,她早走得没影了。
因着这问天宴,今日香德楼外的积云巷来往的人群不断,不少起了侥幸心理想要混入楼内的人,刚到那五层高楼前便被楼外威武的武卫给骇住,在外踟蹰徘徊许久,发现没在名帖之内,又无举荐信的人是当真进不去。
饶是如此,依旧有不少人驻足在外,企图从那阑珊的灯火中窥得一二。
人群中,两名素衣青年身姿笔直走上前去,拿出了同过五楼的印帖,交与楼外候着的管事一一校验。
二人一出面,人群当中便有人识出了其中一人乃是三息堂的聂远。
此前平南学考,一招民告官的手法,逼得朝廷严查学考之事,为不少寒门学子平反,重获恩科资格,他的名声在淮南甚是响亮。
对于聂远能入今日的问天宴,众人是信服的。
待管事查验完毕,二人转身与楼外候着的众人拱手见礼,得了回礼方才抬步走进香德楼内。众人看着他二人的身影甚是羡慕,但又不得不感慨,如这般高才之人当有资格入这问天宴,与之相较,自身太过微末了。
楼外众人便这般目送一位又一位或凭本事、或凭信件而入内的学子,直至管事确定再无新客,朝众人拱手见礼,返回楼内,这楼外看热闹的人却依旧不散。
有好些身手灵活的,甚至攀爬到隔壁阁楼的房顶之上,绕远了往内远眺,倒也看得清楚一二,但正是因为看清了,却被其内的辉煌惊得险些掉了下巴。
香德楼内,今日展出的不仅那一件重宝,其内琳琅满目皆是名家大作,古来珍宝,随意一件都可从典籍当中闻其名号。
而最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那楠木展架整齐横列的长卷,五部二十卷《博集雅卷》就这般洋洋洒洒展于人前,那恢弘的姿态足以让人略过堂中的众宝。
堂内众学子心怀虔诚地上前阅览,恨不能一夜阅尽这部辉煌之作。
众人痴迷于书卷之中,却未注意到悄然道场的主人家。聂远转身间瞧见了来人,当即开口道:“宗亲王……”
得他这一声,众人回首,便见到那锦衣男子凤眸带笑,一袭寻常的锦服就这般出现在这群学子当中。
众人此时才省起,原来这一切的背后居然是这一位。
聂远等人此前受其恩惠,因而赶紧上前礼拜,他们心中本就有投靠的意愿,不过一直在等,看看这位王爷是否当真有心,今日终是等到,自然不再作态,当即表达了臣服之心。
不仅如此,聂远刻意提起了此前宗亲王的解救之恩,言语间将事情的原委说得清晰,让其余几名不明其中真相的人大叹宗亲王高义。
在得知这堂间重宝大多是宗亲王当年亲自收藏之后,更是让众人明白,眼前这位生在天家的王爷有一颗重学之心。
这楼内的投诚很快被那些爬楼眺望的人传了出去,《博集雅卷》身后是宗亲王这件事当即在楼外传开。
此时,人群中有人“恰逢其时地”聊到这位王爷多年来为求学游览诸国的故事。
楼内众人相谈甚欢,正欲入座,却听得一人高声道:“此卷并非《博集雅卷》本册!”
这一声来得突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