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1(2 / 2)

加入书签

要做到这一点便甚是困难。

但这就是阿笙对他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他必须快些解决帝京之事,才能重返真实的身份,去获得安氏的首肯。

那人眸色微敛,唇边柔和的笑意却不减半分。

“好。”

第一百九十六章 定山楼

鹊鸣枝头,夏木微颤。

屋内夜灯正好燃尽,侍早的侍女们便已经在院内等候。

守夜的嬷嬷往里屋望了望,不见人转醒,不由在外轻唤了一声。

今日有大事要办,容不得阿笙赖床。

轻纱幔帐之内,一只白皙的手臂滑落床边,她懒懒地摆了摆手,珠帘外的嬷嬷见此才朝屋外候着的人点头示意。

二姑娘醒了。

得了嬷嬷的话,侍早的侍女方才一涌而入。

今日,阿笙要随窦升平前往窦氏粮行。

自她接下商行的掌印之后虽已去其余各行见过掌事,唯有这粮行,阿笙却是迟迟未踏足。

不为别的,粮行一直都是其余两府的必争之地,窦升平与窦知进都想方设法地安插了不少人手。

相较于其余行当,这里的人情世故更加乱如麻,难以理清。

得知阿笙得了掌印之后,二房便一直默不作声。

既不与窦盛康呛声,也未有大的动作。

但阿笙知晓,人性便是欲壑难填,进过宝库的人哪里肯那般轻易被打发。

阿笙打了个哈欠,依旧睡眼惺忪。

她半支着脑袋,老神在在的模样。

如今老爷子作壁上观,二房以不变应万变,长房倒是焦急,想借阿笙的手将二房从粮行赶走。

正因如此,窦升平才催着她赶紧去粮行看看。

阿笙接过小桃递过来的桃胶汤,喝了小半碗便有些饱腹感了。

嬷嬷劝了两句,她便又进了两口鱼脍粥。

“这几日可有阿姊的书信?”

自窦晨曦离开之后,除了最初的一封报平安的信外,便没了消息。

阿笙难免还是有些担心。

“尚未。”

小桃道:“听闻大夫人打算在大姑娘成亲之时亲自去一趟安南。”

闻此,阿笙点了点头,应当去的。

若是娘家当真无人前往,窦晨曦的颜面也过不去。

阿笙看着碗中未尽的吃食,微微叹了口气,却是一口也难再入了。

“走吧,该去粮行了。”

窦氏粮行单在帝京便有上百家店铺,与布行的玲珑馆一样,总管这些店铺的地方便是定山楼,这也是窦升平等人日常处理事务的地方。

定山楼分上下三层,前后院之间用山海之景造出一个中庭,其内有一座巨大的瑚树,如此巨大的瑚树,满帝京便仅此这一座。

当年为了保存这一株瑚树窦氏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和钱财。

永安街上,定山楼前柜的掌事带着人早早在外候着,众人低垂着头颅,不敢怠慢半分。

未久便见两辆宝驾缓缓在定山楼外驶停。

宝驾华贵,引得来往行人频频驻足。

前行的一辆这邻里经商之人都熟悉,那是窦氏大爷的宝驾,但后面那一辆却是眼生得紧。

乌绿色的华盖宝顶之上以珍珠璎珞点饰,垂坠而下的珠串便随着宝驾的前行而摇曳着。

那拉车的马匹毛色黝黑柔亮,身姿矫健,踏行有力。

这样一辆宝驾,一看便是帝京贵女们喜爱的式样。

近日听闻窦氏老家主绕过两个儿子,直接将商行掌印给了自家的孙女,莫不是这窦二姑娘终于肯露面了?

不少人伸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