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1 / 2)

加入书签

,发出了凄惨悲凉的喊声,喊声震天。

  郡王妃暗自垂泪,不忍见,避开了。

  杨岩已然在沈府门口连续等了三日了,此次递上拜帖,隔日询问时,要么门房愁眉苦脸地告知沈宴并未归府,要么就无奈地表示沈宴并未有任何吩咐。他恨不得提刀硬闯,可天子脚下,他不能连累了杨家满门的英名。当年小妹如此隐忍,不也正是为了保全杨家的一丝体面。

  他不时从沈府门口走过,甚至于给了银钱让小乞儿盯着,却道沈府内眷从未出过门。沈宴在杨岩第一日递上拜帖后的震惊与惊慌失措,慌忙前去找了沈老夫人。

  沈老夫人年岁渐长,记忆衰退了不少,经由沈宴提及,想起了杨氏的兄长,锁眉片刻,换上一副笑脸道:“既然是亲戚,自是迎进来就是。”

  沈宴气得差点仰倒,暗中叮嘱门房和仆役,看住沈老夫人的动静又让门房将拜帖全都放他书房,不可再对他人言。

  却在夜间回了孙氏屋内,与孙氏说起了杨岩递帖之事,孙氏诧异地顿住了替他更衣的手,之后却出了主意,让沈宴不管杨岩质问了何事,全都推到她身上,她自有办法应对。

  一时竟把沈宴感动得,连在孙氏屋内宿了几日,连带着其他几位姨娘,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一个不注意,惹恼的就不只有孙氏,还有沈宴了。

  幸而最近几日,随着沈晞蕴出阁的日子渐临,沈府上下需要打点的事务繁多,沈老夫人未曾出门赴宴,而沈晞蕴也未接到任何邀请。

  一直到今日早晨,沈老夫人帮沈晞蕴清点初九时送到齐家的嫁妆时,发觉庄园的陪嫁略微少了些,想着趁嫁妆还没有抬过去,再用了银钱买一些填进去。

  庄园的收益只要不是遇到大灾年,都是一种保障,以后若是子孙出息了,转成祭田,惠及族人,去后更是享受美名和世世代代的供奉。京城里头的女眷陪嫁,庄园都占了三成。

  吃过早饭,沈老夫人命姜嬷嬷拾掇了沈晞蕴。

  沈晞蕴揉着满是睡意的眼眸子,垂头不说话。

  好不容易能够出去透风,沈晞蕴却累得只想休息。

  被搬上了马车,沈家的大门在近几日第一次打开了。杨岩快步走上前,拦住了马车的出路。

  坐在里头的沈老夫人听得外头有人争执,便让姜嬷嬷下去看看。

  姜嬷嬷下去探听了后,惊吓地回了马车里头,侧眼看向打瞌睡的沈晞蕴,面色慌乱,小声地在沈老夫人耳边说了许多。

  沈老夫人面色凝重,微微皱眉,注视了门帘片刻,令姜嬷嬷陪着沈晞蕴,自个则扶着小丫鬟,下了马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