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1 / 2)

加入书签

了。

于是想了想,卫青就把事情拜托到小九身上,他想有些事情卫伉不愿意跟他这个当爹的说,或许愿意跟小九这个妹妹说。

毕竟他们向来关系好。

事实上卫青没有找错人,派小九出马之后,卫伉果然跟她说实话了。

“什么?”小九听说卫伉暂时不愿意成家的原因后瞪大了眼睛,“大兄你跟灵雨看对眼了?”

自从小九将陶灵雨送到尹齐的身边让她跟他学习后,她并没有辜负小九对她的期望,她在尹齐手下表现出色,以至于后面是尹齐主动和小九联名向刘彻推荐陶灵雨的。

刘彻用人确实不拘一格,知道陶灵雨的本事后,他先任命为她长安吏,官职虽然不高,但是陶灵雨可是刘彻第一个任命的、于外廷行走的女官。

用了一年的时间,陶灵雨爬上了长安县令的位置,因为她协助尹齐严厉打击豪强,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很快就得到了刘彻的赏识,于两年前被刘彻提拔为北地郡的都尉。

当年张安世提议将部分羌人迁至北地郡就是因为北地郡和西羌离得近,所以陶灵雨去北地郡上任之后会和卫伉重逢小九一点都不意外,但是她完全没想到他们两人竟然会看对眼!

因为他们在长安一块伸张正义的时候小九也没发现陶灵雨和卫伉有擦出什么爱的火花呀。

“到底怎么回事?大兄你快跟我说说。”小九简直好奇死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卫伉和陶灵雨两人在长安的时候确实没有产生过任何超越友谊的感情,但是在北地郡重逢之后就不一样了。

卫伉岁数小,颁布政令的时候时常被人视作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小年轻而受到阻滞,而陶灵雨更加不用说了,因为女子的身份,她在北地郡执法时多有不顺。

可以说他们两人是同病相怜了,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时常通信,偶尔见面,互相为彼此加油鼓劲。

如此一来二往,陶灵雨和卫伉两人就互生好感了。

听完他们的故事之后,小九忍不住“哇”了一声,然后道:“既然你们都看对眼了,那么为什么不干脆让我爹给你们下旨赐婚?”

这样有情人既能够终成眷属,也能够满足卫青的心愿。

“阿兄当年都能够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的话,那么我自然得效仿他了。”卫伉铿锵有力地道,“西羌未安,何以家为。”

“说实话。”

“……”对上小九那双看穿一切的眼睛,考虑到他不说,小九也能够写信问陶灵雨,卫伉只能实话实说道,“灵雨说两年内没心思嫁人。”

小九一听,忍不住笑了,虽然卫伉没有说,但是她猜也猜得到他没跟卫青他们说实话大概是怕他们迁怒陶灵雨,或者怕刘彻直接下旨赐婚了。

作为知情人,小九心知卫伉并非杞人忧天,卫青或许不会因此而迁怒陶灵雨,但是刘彻说不定会为了满足卫青的心愿而下旨让卫伉和陶灵雨成亲,或者直接给卫伉指一个妻子。

小九当然希望卫青能够得偿所愿了,但是她又不想强迫陶灵雨,所以她想了想,建议卫伉还是跟卫青实话实说。

卫伉把小九的话听进去了,只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跟卫青坦白,卫青就病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