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1 / 2)

加入书签

二位见上一面,还望奉使君和张副使不要不要见怪。”

堂邑父和张勇两人异口同声地道:“张御史言重了。”

待大家都落座之后,张汤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地就跟堂邑父他们问起了汗血宝马的事情。

“我昨日从张郎将的口中得知大宛国有一种名叫‘汗血宝马’的千里马,此事你们可得知?”

其实张汤想要了解此事的话,完全可以找张骞,但是因为得知他现在有差事在身,所以张汤就改为找堂邑父他们了解了。

不过为了避免堂邑父和张勇误会,张汤还顺便解释了一句,“陛下听闻汗血宝马一事之后,对它心心念念,有意想要与大宛国交易买入汗血宝马,只是鉴于大宛国对汗血宝马的珍爱程度,有些担忧他们未必愿意割爱。”

“知道。”堂邑父身为匈奴人却能够被刘彻封为奉使君,就是因为当年他听从刘彻的吩咐,以扈从的身份随张骞一块出使西域,并且在被匈奴抓住的数年间一直坚定地保护张骞,从未想过倒戈,最终成功地护送张骞回到了长安。

当年堂邑父和张骞两人趁着匈奴内乱的时候成功地逃了出去,抵达大宛国的时候,大宛国的国王知道了他们的身份后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在大宛国逗留期间,他们确实听大宛国的国王跟他们炫耀过他们国家的国宝——汗血宝马。

所以听完张汤的解释后,堂邑父就说,“大宛国的国王跟我们自夸他们的汗血宝马是世上最厉害的千里马,不管是匈奴还是乌孙国的马儿都比不上……”

虽然堂邑父随张骞第一次抵达大宛国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余年的时间了,但是再次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堂邑父依然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因为这段经历对于堂邑父而言实在是太过难忘和精彩了,以至于他每每想起,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以及心怀感恩。

因为当年他们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候,出发的时候有将近两百人,但是十三年后平安抵达长安时,除了堂邑父之外,就只剩下张骞了。

不过堂邑父并不后悔当年随张骞一块出使西域,否则的话他小小一个匈奴奴隶怎么可能有资格被大汉的皇帝封为奉使君?如今又怎么可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如果不是因为那十三年吃太多的苦头导致他的身体已经垮了一半,那么刘彻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堂邑父肯定会报名的。

言归正传,因为对自己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事情记忆犹新,所以张汤一问起,堂邑父就能娓娓道来。

堂邑父都尚且如此,那么更别提刚刚才出使西域回来的张勇了,在堂邑父说完之后,张勇补充了一下自己听从张骞的吩咐带人出使大宛国后的所见所闻。

“……大宛国的人将汗血宝马都养在了贰师城,我们抵达大宛国的时候,他们当地的人确实不吝啬跟我们谈论起汗血宝马,但是却从来不愿意让我们见上一面。”

张勇说,“一开始我们也怀疑过汗血宝马是不是并非不存在的,但是我们打听到大宛国时常和周边的国家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境内水源丰富,适合种植,这让周围不少的国家都起了争夺之心。”

“于是我们在走访康居国,大月氏国和大夏国的时候也曾跟他们打听过大宛国是否有一种流汗如血的千里马,从他们那儿得到了确切的答案,大宛国确实是拥有汗血宝马。”

张汤一听,就知道汗血宝马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可以确定了,毕竟大宛国的人或许会自吹自擂,但是周边那些国家可不会帮着大宛国一块吹。

于是张汤又跟堂邑父和张勇两人仔细打听起大宛国的情况,待他打听清楚之后,张汤就命人送他们两人离开了。

没能在张府蹭上一顿饭,堂邑父和张勇两人也不失望,主要是他们也担心跟张汤一块吃饭的话,他们会消化不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