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2 / 2)

加入书签

小九一个人进去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跟张骞打招呼,就注意到他和刘彻之间的气氛有点怪怪的,小姑娘好奇问道:“我是不是来得正巧?”

刘彻面无表情地盯着小九道:“不,来得正不巧。”

“我今天惹你了吗?”看到刘彻这个态度,不知内情的小姑娘挠了挠脸颊,认真地回想了一下后道,“我今天可没有惹你嗷,别拿我撒气。”

她拒绝成为出气筒!

这话她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已经被小九(间接)惹到的刘彻听到小姑娘的话,瞪了她一眼道:“你跟子文认识吗?你就要见他?”

“不认识,但是可以认识认识嘛。”小九一听到刘彻提起张骞,她才想起来自己来这儿的目的,当即看向一旁的张骞张子文,和她想象的一样,经常在外风吹日晒的他有一张黑黑的脸,整个人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得多,但是很显然他的精神劲很好。

此时张骞起身给小九行了一礼:“臣张骞见过洛阳公主。”

“张郎将不必客气。”刚刚还冲着刘彻瞪眼的小姑娘这会儿热情地上前拉起了张骞,“你一路奔波真的是辛苦了。”

不久前张骞才从刘彻的口中听到了类似的话,没想到不久后的现在又听到小九说了,虽然不明白小姑娘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热情,但是张骞还是笑着道:“为大汉和陛下效力,算不上辛苦,况且臣这一次出行不算完成了陛下交代给臣的任务。”

说到这里,张骞脸上的笑意淡了,他看向刘彻道,“臣抵达乌孙国的时候,他们国内正逢内乱,无意东归与我们大汉合作。”

张骞等人抵达乌孙国的时候,恰逢太子蚤去世,乌孙国的国王猎骄靡答应了太子蚤封他的儿子军须靡为新的太子,结果却遭到太子蚤的弟弟大禄的不满。

手握兵权的大禄欲要杀死军须靡,逼迫猎骄靡改立自己为太子,结果遭到猎骄靡的拒绝。

“不过乌孙国王自知跟大禄硬碰硬没有好结果,所以分了万余骑兵给大禄让他到别处自立,只留万余骑兵自保的乌孙国王大概是怕了匈奴,又不知道我们大汉的情况,所以拒绝和我们大汉结盟。”

知道乌孙国王是什么年纪的刘彻了然地点点头:“年老国分,不能专制,自是不敢轻易做决定。”

说完,刘彻又看向张骞道,“不过就算乌孙国王没有答应和我们结盟,但是你能说服他派人随你回来长安,这说明你也不算是没有完成我交代给你的任务。”

刘彻当然希望能够和乌孙国结成同盟了,因为如果乌孙国能够东归故土的话,那么就能够斩断匈奴的右臂。

虽然漠北一战之后,危害大汉近百年的匈奴边患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但是伊稚斜单于拒绝对大臣称臣依然让刘彻忧心他得到喘息机会之后会选择重整旗鼓,侵犯大汉。

听到张骞主动提起乌孙国,小九立马抓住机会就好奇问道:“张郎将,你抵达乌孙国的时候是不是在它那儿逗留了一段时间?”

虽然不明白小九为什么这么问,但张骞还是点头道:“对,当时我们兵分两路,由我留在乌孙国说服乌孙国王和我们大汉结盟,而副使则带人分别前往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国。”

毕竟他们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除了说服乌孙国跟他们结盟之外,也是想宣扬大汉的国威,使得西汉各国跟大汉联合,让他们成为大汉的外臣。

从前大汉和西域的来往是被河西走廊给隔绝了,而河西走廊从前是落到了匈奴的手里,直到元狩二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经过三次河西之战成功地将河西走廊打通之后,这条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道路首次并入了大汉的版图,也成了日后人们口中所说的“丝绸之路”。

从前河西走廊不在自己的手中那就算了,但是如今早就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