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还真?被问住了,他从前就没想?着?让小弟子这么年轻就参加科举,后续的一切也?太过顺遂,眨眼之间弟子就成了状元,陈素甚至还没琢磨好弟子的官路应该如何?安排。他未曾确切地回复陛下,只是在傍晚回去后,将还在假中的宋允知给拉过来问话。
宋允知这些日子都在赴宴或者?邀请,他有将近半个月的假,半个月之后就要去翰林院当差了,宋允知对这最后的长假倍感珍惜。这会子被先生拎到府里,宋允知还觉得遗憾呢,他才从宴会上回来,而被先生一通询问后,宋允知也?傻眼了。
想?去哪个衙门?
真?是个好问题,原来还可以自己?选啊,他一直以为?是吏部给他们?安排好的。
宋允知探出脑袋:“只要我想?,去什么衙门都可以吗?”
陈素拿着?折扇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想?什么美事?,你以为?自己?是谁?”
即便是陛下的儿子也?没有想?去那儿就去那儿的待遇。
“我就知道。”宋允知摸了摸脑袋哼哼了两声?,真?有那么好事?儿肯定也?轮不到他。这能去的衙门肯定不会太轻松,多半还得拿出点?政绩出来才能镇压住人心。唉……他如今方知,考上科举仅仅只是第一步罢了。
宋允知在挣扎一下与放弃挣扎之间来回横跳,没多久,他忽然灵机一动,一扫先前的丧气,起身跃跃欲试:“先生,我直接某一个外放如何?”
陈素震惊当场,这臭小子思维怎会如此跳脱?
宋允知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他留在京城,肯定也?是要在别人手底下做事?儿的。朝中不喜欢他的官员多如牛毛,在京城做事?束手束脚的,没什么意思。不如谋一个外放的缺,不拘是县里还是州里,肯定是一把?手。没人对他的事?情?指手画脚,自由度也?大了,想?做的事?情?才更加容易。
宋允知甚至连地方都已经想好了,笑得烂漫至极:“先生,学生觉得淮南一带就是个好地方,是不是有两个知州快要致仕了,先生您觉得我顶上去怎么样?去当知州,手里有权,而且北戎内斗正厉害,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攻打夏国,谋个外放安全得很。”
陈素听着?都气笑了:“一开口便要知州的缺儿,你未免太看得起先生的本事?了。北地一带的知州,最次也?是正五品。”
即便允哥儿是状元,可之前的状元哪个不是按部就班一点?一点?升上去的,哪里像允哥儿这样狮子大开口上来就要做知州。按流程,他得先去参加吏部的考试,合格之后最多只能得个六品小官。世家大族的权势太大,科举选拔上来的状元面子是有了,里子却难以保障,简而言之就是“不太值钱”。
他敢要,陈素也?不敢应啊。不说靠近北方不大安全,就算安全了,十三岁的知州太过儿戏,根本不能服众。
可是宋允知却觉得挺好,他就想?要外放攒攒资历,天高皇帝远,他也?好办事?。若是有幸得个知州的空缺,那就更好了!十三岁任知州,虽然旷古绝今,但是如今局势乱成这样,万一他浑水摸鱼如了意呢?
宋允知上去撒娇,请先生无论如何?替他像陛下表达决心。若是他能去外头当知州,必定千方百计替陛下守好疆土、收拢人心,收拢的不止是夏国百姓的民心,还有北边中原的民心。
陈素被他折腾得不轻,无奈地叹息:“还想?着?收服北地百姓,你的口气当真?不小。”
他都不好意思跟陛下吹。
宋允知不听,先生不好意思他却好意思得很,遂继续缠着?他先生,慢慢地磨着?。
陈素拿宋允知一向没什么办法?,被他一通歪缠后,虽然觉得外放不大好,但是还是跟陛下回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