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1 / 2)
。
但叶菁菁说的这种情况,她作为专业人士,更加理解它确实很有可能会发生。
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如果不是总理临时没上飞机,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突然间?,有人扯了一嗓子:“要不大家把行李打开,让飞机的同志给?我们检查一下吧。”
他自?己先站起来,两只?手往上举着,“我身?上啥也没有。”
八月一号的上海,那也是热浪滚滚,所有人都穿着单衣,看起来倒是一目了然。
有他带头,纺织厂好多人都跃跃欲试。
空姐都吓死了,一个劲儿强调:“同志们坐好,系好安全带,飞机已经起飞了。”
大家这才遗憾地?放弃了主?动求安检。
坐在叶菁菁前?排的那位男乘客显然震惊了:“你们就这样让检查?一点个人隐私都不顾吗?”
孔素梅不假思索:“这又没藏枪又没长刀,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有啥好见?不得人的?”
这也是叶菁菁认为在中国率先实行飞机强制安检,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集体主?义精神下生活的人,个人隐私的概念真的非常薄弱。
比如说这种情况了,连私人信件被上级或者同事看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强制安检,任何一位乘客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等大家的个人隐私概念开始疯狂生长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成?为习惯,抵触心理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啊,就是看机场有没有经费购买x光机和金属探测仪了。
空姐又拿来了茅台酒,国际航班到底不一样,还给?客人提供茅台酒。
要知?道现在的茅台酒虽然听上去价格好像不贵,但你要有票啊。
不是普通的酒票,是普通人根本就没机会得到的供应。
它几十年都是身?份的隐形象征。
薛琴跃跃欲试,想?要来上一杯。
叶菁菁赶紧拦着:“你别喝,从上海到东京,就飞两个小时。到时候你醉了,可来不及醒过?来。”
“我就少喝一点。”
薛琴家里是有茅台酒的,但她爷爷奶奶管着,她根本喝不上啊。
“不能喝。”叶菁菁坚定的很,“咱们是出国参观学习的,你到了日本,一张嘴全是酒味儿,人家要怎么看我们?”
薛琴这才念念不舍地?收回视线。
叶菁菁也舍不得啊,她也没喝过?茅台酒。
于是她大着胆子问空姐:“你们不送我们一瓶吗?”
空姐摇头,态度坚决:“现在已经不送了。你们在飞机上可以随便喝,想?喝多少喝多少。”
1978年的飞机,相当之豪放。
空姐不仅给?乘客们倒茅台酒,还给?大家送香烟。
甚至香烟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中华烟,一种是熊猫牌香烟。
送烟的时候,空姐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叶菁菁她们是女同志,就不给?香烟。
然后让叶菁菁讨厌的事情发生了,好多人拿起香烟直接开点,瞬间?吞云吐雾。
因为现在飞机上允许抽烟。
麻蛋!叶菁菁好想?骂人,她真的非常非常非常讨厌抽二手烟。
但她不能阻止烟民啊,现在的规定就是飞机上可以抽香烟。
叶菁菁再一次翻开她的笔记本,开始框框写信,她要建议飞机禁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