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4(2 / 2)
她又给?自?己的小伙伴画大饼:“你想想看,咱们多少女同志想上桌吃饭,就指望着你呢。”
薛琴瞬间感?觉自?己身上背了一座山,沉甸甸的,全是责任。
“我们是幸运儿啊,我们要做的必须得更多。那些?到现在还没有机会上桌的,想做还做不了呢。”
听听,人言否?
薛琴朝她翻了个大白眼,理?智回笼:“我怎么觉得都?是我的活啊?”
“那没办法。”叶菁菁理?不直气也壮,“我马上还要期末考试,暑假前我也赶不上啊。”
薛琴才不惯着她呢:“考完试你别想闲着。咱们八月份才去日本呢,七月份一个月的时间,你别想歇着。”
叶菁菁也加码:“磁带呢?夜校磁带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
“在找设备呢,一下?子录这么多磁带,可不能?靠录音机。”
薛琴说着又犯愁,特别担忧,“你说,到时候录出来卖不掉怎么办?我跟你讲,录磁带的设备要400万呢!”
这么贵啊!叶菁菁也吓了一跳。
但?她胸有成竹:“放心呐,人家引进设备又不是光为我们服务的。再说要是这个不好卖,回头我们录那个英文经典作品朗读磁带。我跟你说,这个我敢打赌,绝对会有很多大学生买的。你是不知道?他们学外语多疯狂。”
薛琴茫然:“为什么啊?外语系有这么多人吗?”
“外语是工具,掌握了外语,查资料自?学就方便很多。”
叶菁菁解释道?,“我们现在上课用的好多课程的讲义,都?是直接拿到美国大学的用。”
为了学外语,大家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六块钱一本的英汉字典,新华书店一上货,秒光啊,瞬间卖断货。书店连着补了好几次货了,照样供不用求。
除此之外广播台的英语节目也是大家的心头宝。
一道?英语节目播放的点儿,学校里都?静悄悄的,生怕打扰了学习。没有“砖头”也没有录音机的学生,就指望着这段时间学英语呢。
叶菁菁又伸手操场上,靠着图书馆的书亭:“你看那个英文经典作品集卖得多好。”
英文经典集就是叶菁菁找外语系老师编写的那本。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逗的。
正常情况下?,编者肯定愿意书摆在书店正常发售里,否则不成了非法出版物了嘛。
但?这时代,大家就没非法出版物这个概念。
哪怕前些?年打击手抄本,也是因为手抄本的内容,而不是手抄本本身的存在。
加上大学老师顾虑也挺重的,毕竟文·革还没过去多长时间,他们也害怕自?己选出来的英文经典著作,会被扣上一顶宣扬资本主义的帽子。
比起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卖,把它?当成一种为大学生准备的课外读物,似乎看上去更低调一点。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英文经典著作选集》这本书没有走正规出版路线,而是以讲义的形式,从印刷厂直接出来了,进入了大学的书亭。
工人夜校这边当然欢迎了。因为如果要走正规出版物,从新华书店走货的话,那肯定要分给?人家发行费。
夜校穷怕了,从他们手上抠一分钱,那都?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不如直接跳过新华书店,就在西津的大学卖。
薛琴手上事?多,不可能?所?有事?都?自?己盯着。
她只记得那个英文经典读本刚印出来没几天,卖的很好吗?
叶菁菁伸手指着排队的人群:“怎么不好?你看看,起码一半的人都?在买呢。你问问王凤珍和?方萍,保准他们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