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9(2 / 2)

加入书签

“好事?啊。”叶菁菁不假思索,“纺织业是日美贸易摩擦中?,第一个被日本政府放弃的产业。日本政府为了获得冲绳,以线换绳,主动接受了对美纺织品的出?口限制。美元与黄金脱钩,日元又被迫升值,它和贸易壁垒的存在,让日本企业有出?海的迫切需要。”

这话其实挺绕的,起码薛琴就没听明白。

什么叫贸易壁垒呀?听着好新鲜。

唉,果然应该上?大学,大学里讲的东西都好复杂。

叶菁菁还在滔滔不绝:“加上?中?日之间拥有天然的交通便?利,可以直接走?水路。比起法国这些西欧国家?,贸易往来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

“除此之外,中?日都是东亚国家?,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接近。还有一点?就是,饮食习惯也像,都是以大米为主食。”

不要小看这一点?哦,换成在西欧,1978年?,中?餐馆都未必能看到的情况下,你?想吃顿大米饭,那比登天还难。

厂长?立刻哈哈笑:“就是嘛,我们南方人又吃不惯面食的。”

坐在他办公室沙发上?的中?年?男人呵了一声,扭过头去,什么也没说。

厂长?挥挥手,示意?薛琴和叶菁菁可以走?了。

两人出?了办公室,一路走?回厂办填表的时?候,薛琴才敢开口:“还是你?行,一套套的,非得把他说的哑口无言。”

叶菁菁摇头:“我说不说,都无所谓。出?国考察这么大的事?,不知道上?面讨论多久了。到咱们知道的口了,代表这事?儿肯定已经早定下来了。随便?哪个张张嘴,说不去日本就不去了?不可能的,打谁的脸呢。外交无小事?。”

薛琴深以为然地点?头:“那就让这帮小人白出?洋相吧。哎,日本和美国不是一伙的吗?它俩怎么还闹矛盾啊?贸易摩擦。”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是两个国家?。日本二战后?发展很快,五十年?代,他们的衬衫出?口美国,便?宜的只有一美元一件。”

厂办秘书惊叹:“乖乖,这么便?宜啊!”

她对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购买力差别没什么概念。

在她看来,一美元和一块钱人民币是一个意思。

薛琴倒是更有经济头脑,还追问了句:“美国人一个月拿多少钱啊?”

“他们制造业工人平均薪资水平,当时?差不多一个月240美元。”

“乖乖!”厂办秘书发出?惊呼,“美国佬这么阔呀!工人还能拿这么高的工资!”

240美元啊,那他们岂不是一年?用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240件衬衫,差不多一天能换一件咯。

薛琴也感?叹不已:“难怪我大伯他们说,当年?在抗美援朝到战场上?,给美国佬做思想改造,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被剥削了。”

她谨慎地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可她也认为摸着良心讲,如果换成中?国工人,一个月能拿240块钱,那么估计大家?也愿意?这样被剥削。

况且人家?的一美元可以购买一件衬衫,自己国家?一件的确良衬衫起码得十几块钱,就是买棉布做,一米布也要一块二呢,还得搭上?布票。

而且布票比布更贵。

厂办秘书感?慨不已:“那美国佬的日子挺好过的哦。”

往前数两年?,打死她都不敢讲这话。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必须得水深火热啊。

可今非昔比,“两个凡是”都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驳了,那人家?美国佬的日子过成怎样就怎样嘛。

厂办秘书还在感?叹:“那美国人买日本人的衣服,好占便?宜哦。”

薛琴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

叶菁菁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