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7(2 / 2)
“过完了过完了。”出来的农民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发?出邀请,“晚上人民公园有灯会,你们去看啊,过来买好吃的啊。”
原来他们听说人民公园大年初一办灯会的事儿,立刻觉得在家待着也没啥意思,不如去灯会卖点东西?。
农民们也搞不清楚啥是灯会。
六十年代,户籍管理就非常严格了,农民没个正经事儿,拿不到介绍信,根本进不了城。
城里?的灯会再热闹,也跟他们没关系。
他们对灯会的理解,就是庙会。
而但?凡是庙会,肯定要有人买东西?呀。吃的喝的用的都有人买。
跟他们主动搭话的农民,这回上灯会就是卖蒸糕的。
叶菁菁好奇地?问跟着他出来的人:“那你卖什么呀?”
“卖杯子,竹杯子。”
他的杯子就是用竹筒做的,上面雕着简单的图案,栩栩如生?,颇为灵秀,也算是杯子的卖点。
但?叶菁菁理解不了:“你晚上怎么卖杯子?晚上黑灯瞎火的,人家根本看不清你杯子上的图案。”
那农民这才回过神来:“哎呦,那可怎么办。”
“趁天没黑,赶紧去呀。”叶菁菁提醒他,“说不定现在已经有人没事做,在公园门口等着去看灯会了。”
另一个卖蒸糕的农民也赶紧抬脚:“我?跟你一块去,早点卖完了,我?们也看看灯。”
薛琴看着他们慌慌张张的背影,忍不住跟叶菁菁感?叹:“难怪说小?农经济,我?觉得农民做小?买卖的心思好强哦。”
叶菁菁想说,小?农经济跟小?买卖不是一个概念。
不过也无?所谓了。
因为薛琴已经开始举例子:“我?跟你讲啊,现在防空洞招待所的马桶,都不用服务员管了,农民包圆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农家肥呗。
解放前有粪老爷,专门收马桶的。现在是各个生?产队,分块包圆一个地?方的公厕。
这些住招待所的农民,眼睛里?头就没有废东西?,所有的东西?他们都能当成宝。
倒马桶的活儿,他们自然要包圆了。
叶菁菁笑道:“那敢情好啊,正好省了服务员一桩事儿。”
薛琴跟着乐起来:“可不是嘛。原本因为这个,不想到招待所上班的人,现在都后悔死了。”
“那没办法。”叶菁菁推着自行车往前走,“人又没前后眼。”
他们正准备离开,防空洞里?又跑出来一个人,张嘴喊:“同志,你这是不是羊肉啊?”
叶菁菁回头看,见是位三十岁上下的农民,点点头承认:“是啊。”
农民略有些扭捏,脸上红彤彤的不知道是天冷冻的,还是害臊:“那个,这个羊肉你能卖给我?吗?”
啊?
农民脸红得更厉害了:“那个,我?们公社不养羊。我?家小?孩没吃过羊肉。”
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羊也不是啥稀奇牲畜,很多地?方都会养。
就算你们公社没养,其?他公社不也养了吗。
可农民现在说出这话来,在场没有任何人觉得稀奇。
因为现在买啥都要票啊,农民手上没票,买不到羊肉,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倘若不是生?活必需品,农民也基本很少花钱买东西?。
叶菁菁其?实对这二斤羊肉,是可有可无?的态度。
因为大年初三她就要回去上班了,而以她家年夜饭的丰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