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2 / 2)

加入书签

  不出半年,王一鸣就又被安排过来采访他中国杯后专访过的那个花滑男单运动员,原因竟然还是为了前几天沸沸扬扬的网上“黑幕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暗自觉得真是捡到宝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类,他只能感慨这个小家伙可真是能搞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经过了几个月的恶补和赶鸭子上架式的培训,王一鸣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颇为成熟的冬季运动专项记者。对于花样滑冰,不仅把规则和相关知识学得溜溜的,还补习了不少圈内八卦和冰迷行话。如今他也自诩是个合格的花滑记者了。

  熟门熟路地来到玉壶冰场,王一鸣再次见到了此次风波的中心徐灵均。

  几个月不见,徐灵均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鲜亮的红色套头衫,套着白色的羽绒背心,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也没有汗,乖乖呆在会客室,似乎是在特地等他的样子。

  屋里不冷,徐灵均脸色粉扑扑,眼睛亮晶晶,嘴唇也很红润,看起来简直健康得宛如一只小牛犊。

  那张看起来楚楚可怜的照片真的不是P出来的吗!曾经被那张照片打动还真心实意地觉得心疼了一下下的王一鸣忍不住腹诽。

  两个人打了个招呼,在王一鸣的引导下稍微寒暄了几句,就很直接地进入了正题。

  “最近网上流传非常广的那张照片,你看过吗?能给我们说说当时为什么坐在那里吗?”对采访对象的闷葫芦性格颇有体会的王一鸣挑选了一个比较简单切入点。

  徐灵均点点头:“经纪人给我看了。当时自由滑结束后体力消耗比较大,也想看看后面的几名选手发挥得如何,诸锐哥——就是我长短节目的编舞——帮我弄了个凳子,之后我就坐在那里看完了比赛。”

  “那还记得当时在想什么吗?或者说,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不太记得了。”徐灵均老实说,“当时比较生自己的气吧,想多看看大屏幕上的分数,长个记性。”

  对于这个答案王一鸣稍微有点意外:“没有觉得遗憾吗?毕竟你们分差真的很接近。”

  徐灵均警惕地看了王一鸣一眼,总觉得他文质彬彬的笑容中有一点腹黑的味道。于是便果断地绕开了传说中的黑幕:“没有,输了就是输了。”

  王一鸣又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刷刷地记载灵感段落。

  “会不会觉得不甘心?毕竟大家都知道你的技术水平远远不止于此,当晚的身体状况对你的发挥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吧?”

  听到这个问题后,徐灵均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一些,把腰杆子挺得更直了一些:“一开始有一点吧,后来就不会了。”

  看着王一鸣眼冒精光攥着笔杆子要写得样子,徐灵均想了想继续补充了一些:“我个人认为,发挥就是实力的一部分,身体就是实力的一部分。比赛比的就是当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