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愈。

  眉宇间的威势也日益渐重,至少曹操给吕宁姝的感觉已经和官渡一役时有很大区别了。

  可他的眼神依旧坚定, 依旧是她刚入曹营时的那样令人信服。

  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说的,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始终是那般的豪气。

  “子绥啊,僚属可选了?”曹操忍过了这一阵头痛,睁眼问道。

  吕宁姝摇头, 上前试探着往他太阳穴上按摩:“还没有。”

  反正她经常给吕布按的嘛,据他说按得还挺有用的。

  曹操显然因为她这个出乎意料的动作僵了一瞬, 接着慢慢平静下来,点头道:“你可去邺城学官或是襄阳学官自选,僚属是你的人, 不必顾忌。”

  气氛很宁静。

  感受着穴道那里传来的力道,曹操忽然便心头一暖。

  吕宁姝乖巧地点点头。

  她听了曹丕的叮嘱,并没有对官职的升迁多问哪怕一句话。

  曹操似乎对她不问的反应很满意,等头痛之感暂时散去之后, 便发话让吕宁姝回去了。

  吕宁姝退到门口的时候,却碰上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曹植。

  他应当是刚刚被曹操召到这里。

  吕宁姝跟他不熟,虽然身处高位,出于礼貌还是对他拱了拱手,在礼节上丝毫没有出错。

  曹植回礼,看上去非常有礼貌。

  待吕宁姝离开后,曹操就开始私下考教他,问的正是皇帝驾崩和临死前的那道封公诏书如何处理。

  在这件事上,他本也没对曹植的答案抱多大希望,毕竟论起玩弄权术来他儿子还是嫩了点。

  曹植认真道:“此事定是有心人所为,国公之位阿翁绝不能受。而今陛下驾崩,便依照一贯的规矩扶植皇嗣为妥。”

  他的意思是让曹操尽力撇清关系,然后按照惯例的流程走,这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做法,也向天下人昭示了他曹丞相坦坦荡荡,并无其他心思。

  “大善。”曹操点点头,心中算是对考教有了个数。

  ——植儿尚未出仕便可望到这一点,是个可造之材。

  另一厢。

  曹丕刚处理完公文,听闻曹操召他,马上赶了过来。

  曹操也照常考教儿子,照理来讲,培养了那么久也应该能说出些名堂来了。

  至少必须比他弟弟要强吧……否则实在是说不过去。

  气氛并不轻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