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1 / 2)
青越又被叫过来,领着县令到库房去看他们做好的竹帘。
沈青越:“山上竹子多,竹子长得也快,我们认识一个应城来的船商对这个感兴趣,就想召集大家一起做些手工。”
县令:“不耽误耕种?”
沈青越:“不耽误,只在农闲时做,农忙时作坊停工,以耕种为优。”
县令满意地点头,“耕种是大事,一切勿要误农时。”
叮嘱完,他又问起他们是怎么编的。
沈青越正好从远远跟着看热闹又不敢离太近的村民里把他们作坊的人叫出来,按步骤给县令解释。
得知这些都是村里的大娘大嫂编的,县令着实惊讶了一下:“都是女眷在编?”
沈青越:“对,男子擅长农活,女子心灵手巧,编制竹帘,还有下面的络子,都是村里的大嫂、姑娘们编的,不费太多工夫,能赚些零钱贴补家用。”
村里的女人听他这么说,也都挺胸抬头的。
县令失笑,难怪他觉得姜家村的女子们精气神比他走访其他村子好一些,小姑娘开蒙识字,大些的做手工赚钱,亦如男子般能自立养家,而且还不耽误农耕,确实不错。
县令笑道:“你这年轻人头脑倒是灵活。依你看,对宝峰县别处可有什么建议?”
沈青越想了想,道:“有。”
县令意外:“哦?”
沈青越:“学生前些日子在码头采风,发现江上过往的客船、商船有一半不会在宝峰码头停靠,停靠的一半多是在码头采买食物果蔬,临时休整,码头虽有不少店铺,但商船往往只是补充足水与食物就走了,不会往街上走,更不会去县城。”
县令点头,宝峰县的码头在整个清川江只能算个中小码头,那些大船往往是直奔石泉城、居安县甚至天门关去的,为了节省时间,并不会在宝峰多做停留。
他下令整顿过,将码头横行的流氓恶匪驱赶了,破烂的小铺子也修了,如今码头已经焕然一新,每年茶市时也算热闹。
只是大船不爱在小码头停,他们只能招揽不能强留。
倒是有在江上讨生活的小船追着大船兜售鱼米果蔬,可官府总不好也像他们一样到江上去拦。
他好奇沈青越会有什么办法。
沈青越:“宝峰虽不比石泉城,但也有不少特产,茶自不必说,还有梨台镇的瓷器,鹿口镇的纸,屏峰岭的山货、药材、兽皮,县内各镇的菜品小吃和手工品,如我家作坊的竹帘、竹扇,还有邻村的竹编茶盘,都很美观,在草市售卖,其实有很多外来的客商感兴趣,《长腿鸟》和将来要印出来的插画蒙书,也能算是个小特产,若客船、商船能停下来看看,一定也会喜欢。”
县令听笑了,铺垫了那么多,最后是为了自家的东西?
沈青越:“由此,学生以为,商船不买,是因为不知,不知所以不停,不停自然就不会产生买卖。现下重要的是让他们知之而停下来。”
县令自然知道重要的是让商船停下来,他好奇道:“如何知之?”
沈青越:“广而告之,学生拙见,可以县衙牵头,在码头盖一座用以展示的大厅,门窗对着江面开,挂上幡子酒旗,上面写上几句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话,如官营展馆,茶水免费,热菜热汤,即点即食,十步看完宝峰特产之类。”
“展厅两侧可供应免费的茶,跑短途的小船、货船的船夫求节省必定心动。一旁再安排卖精美吃食的摊子,供给大船和客船顾客,相邻处再布置茶、纸、瓷器等等特产的展架,可零售,可批量装船,让他们等餐、吃饭、吃完,时时都能看见宝峰的物产。”
“县衙只需展出最高档次的特产作为宣传,其他谁家想要借展厅销卖什么,可由各家报名租借展馆摊位,再由县衙统一监管,管控物价,保证环境整洁美观。”
“展厅外侧,可安排租船点、劳力亭,若有人采购,只要到租船点就可安排力夫装船,若他们运力不足,我们可安排本地的货船、小船随他们的商船送到指定的码头,初期可只送宝峰到石泉城沿线,以后可以遍及整个镇南郡。”
作为特产之一,最好能给他们村留个好位置。
在码头逛了几天,他原本想自己盖个酒楼客栈的,但一想这样的地方,靠他们自己肯定搞不起来,就是拉上池远舟估计也少不得麻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