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柴荣的文治(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工商业的政策,柴荣制定的那是相当的快,而且还很具体,比如之前要交过路费,不管走到哪,只要是在官道上,走过去就要交钱,这里面对于关卡的数量和征收规模没有具体的标准,各地也都不一样。

只在官道上收税的还算是轻的,最坑的也是最严厉的一个,那就是只要是路上,就要交钱,有的人想走小路,不好意思,小路上也有关卡。

小路不行那就走水路,不好意思,河上面有码头,你只要下船就要交税,甚至有的公然在河面上搞起了关卡。

工商业搞得就是商品货物的流通,但是现在看看,路上到处都要钱,除非能在天上飞着,不然的话,不论到哪都要钱,都要抽税,这就大大的阻碍的商品货物的流通,商品流通不起来,工商业就谈不上发展。

所以柴荣就把过路费啥的全部撤了,谁要是敢在半路上在设个关卡要钱,那要重重处罚。

而且不仅如此,柴荣还减轻了工商业者的税负,之前运一批货物,走的时候要给当地政府交税,到了地方销售的时候,还要再交一次税,柴荣就规定,一批货物在出发地区不再交税只到了目的地再交税。

这是在商税方面,也是当年柴荣亲身经历过的方面,他当时就是把淮南的茶运到河北去卖,这中间的路有多难走,他很明白。

此外,还有历来最关键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盐,一个是酒醋。

盐税,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它的重要性大家也都明白,占据了财政的半壁江山,也是搜刮老百姓的一个方式。

柴荣这一次就针对这个也进行了改革,因为盐的价格太贵。柴荣也不能降低盐价啊,毕竟国家还要靠着盐税吃饭呢。

所以柴荣就区别对待,那些买的起盐吃的人,那就去买盐吃,买不起的统一一下,让他们不需要用钱买,只要用蚕桑或者其他的一些东西抵价就行了,而且还可以先吃盐,然后等到收税的时候,把吃盐该交的东西和税收一起交上去。但是这个价格还是蛮低的。

再有一点个就是醋和酒,这两样东西在古代经常都是不允许百姓自己搞的,在民间有时禁止,有时开放,这都是有原因的,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

醋和酒都需要粮食才能酿造,但是要是国家的粮食不足咋办?你把粮食都用来酿酒和醋了,别的人没粮食吃了咋办?

所以这个东西,都是丰收的时候,国家说大家随意,要是哪里闹了灾,国家一声令下,谁要是再酿酒和醋,那就是犯法。

这个百姓还有一些准备搞个体户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比如一些自己酿酒自己卖,自己酿醋自己卖的人,时时刻刻都担心朝廷一声令下,他们家的店铺就关门了。

柴荣就正式宣布,以后酿酒酿醋个人随意,国家不再干涉,但是搞商业,搞个体,要交税。

这就是说,只要每年在交农业税的时候顺便把酿酒和醋的税交上就行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柴荣发展工商业的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而且他发展工商业的目的,一个就是为了税收。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柴荣时期的工商业发展还是很快的,当然这里为国家贡献了不少的税收。

这一系列在经济上的措施,后周的经济渐渐的恢复,并逐渐的发展了起来。

在政治上,朝荣变动不是很大,但是具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水利工程。

水利上面主要就是黄河汴河一带的水利工程的建设。

黄河一带水患在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隔三差五的就开始决口和崩盘,有人说这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但是在很多的和平年代,黄河也是脾气很古怪,没事冲一冲,要么就调皮的改个道。

这一直以来都是执政者们头疼的地方,每年到这黄河的讯季,统治集团就是如临大敌,全神贯注。

在柴荣当皇帝的时候,也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这还是他刚刚登机的,根基还不稳,但是黄河发脾气了,发水了,决口了,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损失。

柴荣前前后后派去了不少人但是都治不住,后来让李谷过去,这个人就是被柴荣任命为先锋大统帅,进攻淮南的先锋军。他去了之后,迅速而果断的堵住了黄河决口,而且疏浚水道,让黄河老实了一段时间,这让柴荣对他十分赏识,这才有了派去淮南打仗这件事。

后来柴荣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黄河治理方面耗费了很大的功夫,将黄河在一段时期内治理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没有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重大的伤亡。

这是在黄河上面,虽然治理只是短期的,但是也算是一个功绩,再有一个就是汴河,汴河就在开封边上,汴河的治理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发挥汴河的运输能力,就是为了增强开封作为京城一个政治中心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开封作为京城仅仅靠汴州的生产能力供应这么多人,那是不太现实的,而且作为京城也是一个商业经济中心,来往的运输量非常大,仅仅依靠陆路运输,这也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疏浚汴河,提高汴河的航运能力这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攻城,与之配套的还有一个人工运河,被称为广济渠,这个广济渠作用还是很大的。

他直接将中原和山东一带连了,随着这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造,一个覆盖后周大部分地区的水云网络开始成形了。

后来在宋朝的时候,咱们看水浒传,高太尉带着水军围剿梁山好汉,走的就是这一条水路。

此外政治上,还有一件事,就是扩建开封城,这个工程非常大,开封作为京城是从朱温时代开始的,因为这是朱温的镇所,但是汴京原本就是一个州城,规模有限,随着政治地位的提升,这个地区的建设渐渐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需求,而且也不具备一个大国国都所应该有的大气。

柴荣的新城建设规模很宏大,新城周长约合现在四十五里,也就是说一面城墙长约十里地,五千多米。这绝对是大手笔。

建成之后的汴京城,大家从目前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册和一些典籍中也能看到,比较有名的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据说现在开封根据《清明上河图》进行了一个仿造,我没去看过,但是听人说挺不错的,值得一看。

最后一点,就是在文化上,这一点很多的政权都在搞,而且搞得都很不错,相比起来,柴荣这里没啥出彩的,柴荣的贡献就是对与科举考试进行了一些改变,对与科举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做出了一点贡献,其他的到是没啥特别的。

柴荣的一生到这基本上说完了,虽然在后面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但是真心喜欢在战场上纵横四方的卖伞小伙,至于柴荣的评价,不多说,历史早有公论,五代第一明君,这响当当的称号,想不出名都难。(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